2025年9月27日下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5年上半年新发展预备党员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位于复旦大学国福路51号的陈望道旧居,不仅是这位老校长的居所,更是一座闪耀着信仰光芒的殿堂。在一楼展厅里,跟随讲解员,预备党员们重温《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历史,回顾“真理的味道有点甜”那个经典的故事——母亲送来粽子红糖,埋头翻译的陈望道却错把墨汁当糖蘸,吃得满嘴漆黑,只因心中的真理比糖更甜。这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让崇高的信仰变得可感可触。

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传播了革命火种,影响着中国的道路抉择,始终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源。
二楼展厅的望道书房中还有他不同时期著作手稿、书信以及担任复旦校长时批阅的学生作业,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一位学者与教育家的严谨与温度。

参观结束后,预备党员们回到一楼宣誓大厅,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至此,经济学院2025年上半年新发展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圆满落幕。这是一次庄严的政治仪式,更是一堂宝贵的党史教育课。预备党员们将以此次宣誓为新的起点,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同学感想
刘璐:站在陈望道故居前庄严宣誓,我们作为新时代党员,在此重温经典、叩问初心。我深深体会到,《共产党宣言》从来不是尘封的典籍,而是跨越百年依然熠熠生辉的思想火炬,是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精神原点。这一刻,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信仰的确认。陈望道先生“以墨为糖”的故事让我真切理解:“信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生命的实践——是专注时的奋不顾身,是艰难时的坚定如初,是奉献时的无我忘私。作为刚刚入党的一员,我们或许不必再像先辈那样于黑暗中摸索道路,但仍要传承这份“为真理而甘之如饴”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让真理之味在新时代历久弥甘。
王译敏:作为新一批预备党员,我有幸参观《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并进行入党宣誓。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复印版,带领我们参观陈望道先生工作地等等,并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比如第一版《共产党宣言》被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比如沉浸在翻译工作的陈望道先生错把墨水当红糖,蘸着粽子津津有味的吃下。最后,我们进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此次参观学习,让我对《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陈望道先生等投身于翻译工作的先辈有更浓烈的敬仰之情。
王若童:我怀着崇敬之心走进陈望道旧居,看着屋内复刻的书桌、煤油灯与泛黄的译稿,“真理的味道有点甜”的故事不再只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化作了可触可感的信仰力量。当了解到陈望道先生在柴房里以墨为糖、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只为让中国人民看清救亡图存的方向时,我深刻体会到老一辈革命者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与对国家的赤诚热爱。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站在那间孕育了中国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屋子里,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信仰的重量。陈望道先生以笔为剑,在黑暗中点亮思想的火炬;如今我们生逢盛世,更应传承这份 “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今后,我会以更坚定的信念学好专业知识,以更务实的行动服务群众,让青春在践行初心使命的征程中绽放光彩,让《共产党宣言》中的真理力量在新时代持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