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前沿 / 正文

前沿 | 樊海潮等:新闻冲击、企业动态与商业周期:证据与理论

  发布日期:2016-12-14  浏览次数:

樊海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世界经济研究所 ,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宏观经济学

2016年12月第73卷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樊海潮、高翔、徐隽翊、许志伟合作发表最新论文“News Shock, Firm Dynamics and Business Cycles: Evidence and Theory”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了信息冲击是如何通过企业自发进入与退出这一渠道来影响GDP和其他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的。

在真实商业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 RBC)模型中,引发经济产生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来自模型外部的技术冲击,大量文献发现:技术冲击下企业的设立与消亡在极大程度上可以解释真实经济波动的幅度。但在预期驱动商业周期(Expectation-Driven Business Cycles, EDBC)的研究领域内,既有文献却仅证实了消息冲击和一众宏观变量之间的联动关系,而未深入探究此联动的发生机制,本文填补的正是这一空缺,即将企业数量变化这一传导机制引入到由预期驱动的商业周期模型中去。

文章首先检验了消费者和企业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对新设立企业的数量变动的解释程度,随后,文章进一步检验了企业进入与核心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各自对信息冲击的响应,从而阐述了企业数量的动态调整(Firm Dynamics)在信息冲击向经济周期传递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理论模型的构建上,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的框架下给出了两个重要假设:一是,企业在进入市场时需要支付一个固定的经营成本;二是,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越多,新进企业的存活的概率越低。固定的经营成本确保了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从而保证了企业与核心宏观经济变量在应对信息冲击时能够同向变动。但是,固定的经营成本并不能确保核心宏观经济变量在面对信息冲击时能够同时发生正向变动。为此,作者们给出了新进厂商存活率下降的假设,这一假设使得:当“好消息”出现时,为抓住在“好消息”实现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企业将在“好消息”出现时就进入市场,经济也将因此开始进入繁荣阶段。此外,作者们进一步将单一部门模型拓展至包含消费品行业和投资品行业的两部门模型,结果表明:只有在消费和劳动力供给的财富效应(Wealth Effect)足够小时,两部门模型经济体的宏观指标在面对信息冲击时才能正向联动。

在实证研究方面,作者首先构建了一个三变量的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模型,这三个变量分别是:Good-News指数,长期实际GDP和Net Firm Entry。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当以Good-News指数来衡量信息冲击时,信息冲击能够解释70%的GDP变动和45%的Net Firm Entry变动。接下来,作者们利用消费者情绪和CEO情绪分别作为信息冲击的替代变量纳入该三变量VAR模型,并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在稳健性检验中,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检验了信息冲击对其他核心宏观经济变量(如消费、工作时长和股票价格)的冲击和相应;二是以新企业净增指数作为Firm Dynamics的代理变量对计量模型进行了重新检验,并排除了Firm Dynamics原数据可得性不足对实证结果的影响;三是,将全要素生产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纳入到了上述的VAR模型中,构建了一个Four-Period Lagged-Variable体系,研究表明:当市场释放出未来TFP会提升的有利消息时,厂商便会增加产出,并导致更多的厂商进入市场。综上所述,Firm Dynamics在信息冲击向经济周期传递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中介”或渠道的角色,信息冲击与技术冲击都是造成经济周期变动的重要因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