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专访 / 正文

专访 | 科罗拉多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陈勇民

  发布日期:2021-09-30  浏览次数:

陈勇民(Yongmin Chen)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经济学终身教授和Provost讲席教授。陈勇民教授是一位专长于产业组织学(产业经济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价格理论,纵向产业结构,创新与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法与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的产业组织。他在这些领域和一些其它经济学领域发表了许多有广泛影响的论文,在产业组织学领域享有重要国际声誉,2012年以来一直担任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副主编,并于2013-19年期间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主编。

图片

本期记者:

胡 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李诗涵(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平台反垄断的挑战:保护竞争,而不是保护竞争者

当前,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某些互联网平台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虚假宣传以及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不正当竞争等一系列新问题层出不穷。您认为当前反垄断面临哪些挑战?界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的难点在哪?

我认为平台经济反垄断的挑战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在充分发挥平台企业作用和防止其滥用市场势力之间进行权衡。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消费者选择的增加,平台对便利消费者搜索和促进企业竞争有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平台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比如谷歌、亚马逊、百度和阿里等。然而,这些企业的某些做法,比如在搜索结果中优先显示自己的产品,或者纵容虚假宣传以及捆绑销售等行为,也都引发了一些争议,或者被认为是一种滥用市场势力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都开始对平台企业进行反垄断的调查和处罚,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难点在于如何界定什么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什么是滥用市场势力。比如,企业使用捆绑销售或排他性合同,并不是本身非法行为(per se illegal),而是适用于合理推断 (rule of reason)。再比如,AI、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提高企业决策能力都很有帮助,但这些也有可能方便企业提高价格和形成价格串谋。这些都需要专业和细致的经济学分析。总的来说,产业组织理论和反垄断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但是市场总是在变化,因此会有一些新的课题有待我们研究。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在鼓励和促进创新的同时,防止大型平台企业阻碍竞争。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反垄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控制企业兼并,这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兼并。以Google为例,从1998年成立至今,做了240余项兼并,对它各方面的增长非常重要,它的一些重要产品也是通过兼并得到的。现在美国在讨论是不是需要有限制性更强的兼并政策,甚至国会在争论是否要对科技巨头进行拆分。我认为这些问题比较复杂。企业合并从静态角度来说会减少竞争,但有时两个企业的合并可能提高技术和创新能力,这有利于消费者,也会有利于长期竞争。所以这是一个权衡。另外一个权衡是从动态角度来考虑,企业家开始投资新项目时会有事先的预期回报,其中有一部分回报是基于企业成功后能够被高价收购的可能。限制性的兼并政策会减少这部分投资人和企业家的预期收入,进而减少企业的创新激励。这也是一个权衡。

第三点是如何在增强消费者隐私保护和防止平台数据垄断之间平衡。关于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谷歌近期正在其操作平台上限制某些第三方搜集信息的技术,这增加了对消费者的隐私保护,但第三方竞争者就会更难搜集信息以推销产品。另外,从政府角度看,谷歌已经有很大的消费者信息,它的限制性做法有可能增加谷歌的市场支配地位。因此,欧盟现在在调查谷歌这类条款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所以说,如何权衡增强消费者隐私保护和防止平台数据垄断,这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问题。

最后,我认为,虽然反垄断对于保证公平竞争既有必要也很重要,但这毕竟是一种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应该谨慎使用。反垄断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和保护竞争,而不是保护竞争者。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竞争可能会损害竞争者,但只要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市场效率,那么就是好事情。从法律和政府的角度来说,重要的是保护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不是由政府决定谁应该赢得竞争。关于这个问题在现实中有时候确实会搞错。

我举个例子,我们买个人电脑时厂商会设定默认的搜索引擎。搜索厂家都想使自己的搜索引擎成为默认引擎。现实中,电脑厂商可能通过搜索厂家间的竞争,选择出价最高者作为默认搜索引擎。也许谷歌出价最高,所以成为默认搜索引擎。当然谷歌的竞争者不喜欢这样的结果。一些政府的反垄断执法人员也不高兴,认为谷歌搜索本身占比就高,用的人数较多,再设置为默认搜索引擎会进一步增加它的市场份额。为此谷歌正在美国被起诉。但是如果谷歌搜索有更多的消费者喜欢,为什么就不能赢得竞争呢?现实中,用户可以很容易改换默认搜索引擎,只要并未限制消费者的这种选择,我认为通过竞争来选择初始默认搜索引擎是正常商业行为,不需要政府来干预。

二、平台经济的治理:市场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角度

相比于平台之间的竞争,平台内部的治理也是学术界和大众关注点之一。平台的治理涉及到市场进入退出、市场交易以及信息传递机制的方方面面,有一些受制于技术的限制,但更多的是基于激励和信息方面的考虑。您比较关注平台治理的哪些方面?哪些平台治理问题可能成为比较好的研究问题?

平台治理,也就是platform governance,这个问题可以从平台作为市场组织者和市场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来考虑。作为市场组织者,平台需要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使得平台利益和行为与社会的目标相吻合。如果我们要做研究,可以考虑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平台是否或什么时候应该为第三方厂商的问题产品和虚假信息担责?这是个争议问题。传统来讲,在美国,一开始大家都认为平台没有这种责任,但最近在讨论是否要改变这种状况。平台组织者虽然不是产品的制造者,但如果卖家出了问题,平台是否有责任,这个问题需要讨论。第二,如何通过平台间的竞争增加消费者选择,使得平台有更多的动力和压力来提高服务质量。如果消费者没有别的选择,没有其他具有竞争力的替代,那么即使平台出现问题,也不会对问题平台企业产生较大的压力。但是竞争并不那么容易,平台有网络效应。如何形成有效竞争,这是第二个问题。还有如何设计政府对平台的监督,这也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

平台不仅是市场组织者,很多平台也会销售自营产品,例如亚马逊、京东和阿里巴巴等平台都有这种情况。此时,把平台作为市场参与者之一,如何防止平台不公平的竞争行为这一问题就比较重要。例如,平台是否会偏袒自己的产品,是否利用平台自身的信息优势排除竞争者。这些问题在理论上都是有难度的,因为它们涉及到如何判断纵向合并的竞争效应。为什么是纵向合并呢?因为平台自营产品的时候,其实是一个纵向合并的企业。平台作为组织者,是上游,作为参与者是下游。关于纵向合并的竞争效应,学术界有过很多研究。

平台不公平的竞争行为也包括阻碍竞争的拒绝交易或限制交易条款。排他性合同的本身并不一定是违法的,所以需要仔细的经济学分析。有一种为拒绝交易条款的辩护是,这些条款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这里的分析也许既涉及到反垄断,也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我以前对纵向合并、拒绝交易、以及排他性合同的竞争效应也做过一点研究,但更多是从一般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的讨论,这些问题放在平台的框架中研究时可能会有些新的角度和想法。

三、消费者搜寻:市场摩擦与价格机制的交织

消费者搜索问题是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消费者成为在线零售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在个性化搜索时代,影响消费者决策有哪些重要因素,企业应该如何制定有效的销售策略?

“个性化搜索”这个词,很贴切地描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者搜寻。现在,搜索成本的下降和市场规模的扩大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但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仍然是价格、品牌和产品质量等。从企业角度来说,由于消费者选择的增加,企业可能需要更多的平台推广和广告来得到消费者的关注,因此信息可能更加重要。企业也需要通过产品质量和个性化服务,赢得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同时,大数据的发展也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提高企业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但是并不是利用消费者信息和数据都能增加企业的长期利润。比如,一些企业利用消费者购买的历史数据进行价格歧视,如一些平台观察到一些消费者购买历史信息后,会提高对其收取的价格。学术界对这一现象有过很多研究,称之为动态价格歧视或行为价格歧视。大约二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研究这类定价策略问题,从企业自身角度,它会认为价格歧视是个好事情,因为可以利用低价把消费者先吸引过来,之后再把价格提上去。但是从社会角度来看,这种价格歧视造成消费者在平台或者厂商之间无效率地转换,长期来看使得整个产业的利润下降,同时也不一定使消费者受益。所以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说获取消费者信息后就可以做的更好,而是应该考虑长期的利润。这一领域后来有很多研究,但我的文章中关于这种价格歧视的负面影响的基本思想,现在仍然适用。

2.保护市场机制一定要保护价格的信号作用

相比于传统的线下购物,线上购物在获得价格和商品的基本信息上搜寻成本很低,但却需要更高的成本来获得商品质量信息。很多消费者基于价格来推断质量。但是价格作为信号的局限在于,发出价格信号的成本很低,例如低质量的卖家也可以几乎无成本地设定高价格。您是否认为价格具有信号作用?您认为线上购物如何克服较高的质量搜寻成本这一瓶颈?

价格对于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价格理论一直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在数字经济时代,价格依然起着关键的信号作用,尽管有很多的摩擦。当然,如果消费者在消费前没法确定产品质量,那么价格发挥信号的作用就比较弱,但仍然可以发挥信号作用。为什么呢?

第一,单个消费者可能不了解一个产品的质量,但为什么看到高价时还会经常相信产品质量高呢?一个原因是作为消费者,尽管我不知道产品质量,但我知道很多其他人知道该产品的质量,因此价格还是能够传递信号。例如,很多人旅游吃饭时会选择去当地人吃饭的餐馆,因为当地人会选择好吃的餐馆。另外一个原因是,从动态的角度信誉起着作用。一开始可能消费者不知道产品质量,但过段时间之后有很多人买,说明产品质量好,也就是建立起了信誉。这是价格能起到信号作用的两个经常提到的原因。

但很多情况下这两点都不满足,怎么办?还有种机制就是中介,即我们现在经常讲的数字经济平台。平台拥有更多的信息,也更加专业化,而且平台有更多的声誉要保护。所以,平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商家的产品质量信息,保证价格信号的良好发挥。线上购物时,尤其重要的是消费者评价,产品广告的真实性。平台有责任保证评价和广告的真实性,这也就是平台的作用。

政府监管也很重要。比如食品药品安全,政府应该起很大的作用,餐馆需要政府检查卫生条件,药品需要政府的审查和批准。政府还要制定和监督产品质量标准。政府做得好对我们保护价格信号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趋零”成本搜寻时代的挑战:次优理论再现

搜索摩擦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当搜索成本极低的时候,如何保障消费者的福利,是否需要政策介入来规范市场?

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缺乏竞争是由于竞争者数目太少,使得部分企业有市场势力。上世纪大概六七十年代,经济学家慢慢意识到了信息成本,尤其是消费者产品和价格搜索摩擦也是形成企业市场势力的重要原因。由此,经济学界渐渐形成一种共识:市场效率会随着搜索摩擦的减少而增加。但是近年来引起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尽管互联网上搜索成本很低,但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在很多网络平台都很严重,伤害了消费者利益。这个问题怎么看?

我和合作者最近做了一个研究,我们发现如果消费者不能在购买前观察到产品质量,那么搜索成本极低的时候,消费者福利反而可能比较低。原因是什么呢?对这样的经济学上称为的体验品,消费者搜索发现的是价格、品种、大小和颜色等,但消费者无法确定产品质量。如果搜索成本很低,价格竞争就会很激烈,此时企业难以收回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以建立声誉的投资成本,结果使得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企业较少,平均产品质量下降,市场效率和消费者效益反而较低。这篇文章从政策上讲,是在说即使在搜索成本很低的网络市场中,市场监管政策比如最低市场标准、增加消费者退货和索赔的权利这些政策会增加市场效益,所以监管还是有用的。

我想强调的并不是降低搜索成本不好,也不是激烈的价格竞争不好,而是说如果市场上已经有一种消费者无法确定产品质量进而造成价格扭曲的现象,那么减少另外一种由于搜索成本而引起的信息扭曲不一定能够提供市场效率。经济学上我们把这称为次优原理,就是已经有一部分扭曲之后,降低另一部分扭曲不见得一定使这件事变好。

4.搜寻经济学的“宗派”

“消费者搜寻”和“劳动市场搜寻”一直作为两个密切相关但又相互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存在。您能否谈一下对这两个研究领域看法?各自是否能从对方研究方法中能够有所借鉴?

消费者搜寻涉及的是产品市场。传统经济学假设消费者有充分的信息,因而同样的产品应该有相同的价格,也有人把它叫做单一价格法则。但是现实中,即使是相同的产品,在不同厂家价格也会不同。为什么会这样?1961年,Stigler提出了搜索成本和在有价格分布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搜索法则。在Stigler的文章后,慢慢形成了“消费者搜索”这一领域。这个领域的发展大致遵从两个方向:一是继续在同质产品框架里,试图解释为什么相同产品在不同企业价格不同,且均衡时为什么会遵从某种分布;另外一个方向是在差异化产品市场下,产品和消费者的偏配问题,以及价格竞争是怎么样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搜寻领域的研究很活跃。我自己也做了一些研究,早期我做了一个工作,把平台上的产品、广告和竞价排名放在一个消费者搜索的框架里。这篇文章是从效率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谷歌这样的企业作为搜索引擎公司能够取得巨大成功。谷歌能够引导消费者搜索以及消费者消费。互联网普及后,产品成千上万,如何让消费者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搜索引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谷歌有大的价值。后来该领域也有很多的研究,提出了我们的理论的一些局限性,例如谷歌可能偏好自己的产品。

关于劳动市场搜索,我没有做过研究。不过我想不管是产品市场还是劳动市场,搜索摩擦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考虑搜索摩擦后,我们可能会改变对传统经济学观点的看法。当然不同领域可能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政策关注点。比如针对消费者搜索,我们可能会更关注产品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能和微观的关系更多;而劳动市场上,搜寻关注的可能更多是就业问题、失业保障等等,和宏观方面的关系可能更多。

四、数字经济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与反垄断的权衡

在越来越强调知识产权、创业创新精神的今日,如何理解知识产权和创新经济之间的关系?

曾经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是认为创新主要是在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更多在于模仿,所以不需要保护知识产权。我和我的一个博士生大约20年前开始做一个关于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和创新的研究,文章后来发表在2005年。我们的研究的角度与之前的相关文章不同,认为创新不见得一定是发达国家才有的,发展中国家也有,虽然内容可能不同。这篇文章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证了知识产权对发展中国家创新的重要性,以及随着经济发展一个国家在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创新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开始时可能一个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较低,但随着经济发展,它会逐渐增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即逐渐增加对创新的鼓励。创新多了,发展快了,又会使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进一步增加。

我们还提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保护知识产权本身,还会提高社会中尊重知识产权的风尚;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增长和产量的增加,还是市场不断完善和人们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如果没有一种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成果的风尚,则很难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这是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市场体系所必要和必需的。平时给研究生上课时我也很愿意介绍这篇文章,一是告诉学生如何写博士论文;二是中国近二十年来创新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快速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是促进技术的传播,让人类共享创新成果带来的福祉。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知识产权也被视为一种“技术性垄断”。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权衡创新的动态和静态之间的关系。从静态角度来看,不加限制地让更多人共享创新成果是个最优的事情;但是从动态角度来看,高质量创新需要有激励,知识产权赋予创新者独特的权益,成为提供这种激励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机制。有很多方法来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通过限制专利的期限,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给你垄断的权利,而不是使这种“垄断”没有边界。中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二十年,和美国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专利设计和保护、专利的标准设置、专利侵权的界定和赔偿设置等方式来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知识产权保护不止包括专利,还包括版权、商标、商业秘密等,这些都应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在我看来,商标保护在中国尤其重要。总的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应考虑静态和动态的权衡。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人类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在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面临哪些挑战?

我认为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如何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两者之间是有冲突的。专利保护本质上是给创新者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的垄断权;而反垄断是要反对垄断化。这个冲突在数字经济时代可能更为突出。为数字经济极大降低了搜索和交易的成本,所以扩大了市场范围。例如一个新产品与以前相比,具有更大的市场范围,提高了创新的潜在影响力和价值,更容易造成“赢者通吃”的现象,使得少数巨型企业具有更大的垄断势力。形成巨型企业本身不见得是坏事情,但近些年一些大型科技企业由于涉及了滥用市场势力而受到了反垄断处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区分由于创新而正常形成的市场影响,和利用不正当手段垄断市场的行为。关于知识产权所有权的保护以及竞争政策两者哪个更加重要,不同的国家政策上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从一些案例来看,欧盟更强调竞争政策,即企业是否滥用市场势力;而美国法庭更偏重强调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保护问题。但现在美国的这种偏向可能也在变化,特别是美国政府和国会方面的看法,可能在向反垄断政策倾斜。

现有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格局下,作为“后来者”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往更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您认为当前中国在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方面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我觉得首先是要提高专利质量。中国从2011年起已经成为国内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我记得2012年参加复旦的“上海论坛”,我做了题为《中国离创新强国还有多远》的发言。做这个讲演前我看了一些数据,2011年开始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国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之后每年中国的这一指标都是最高。但当时中国的专利申请构成中更多是国内专利申请,而国际专利申请占比很低。前几年我写一篇关于数字经济的文章时又看了数据:2017年全世界大概有三百十七万专利申请,中国占了43%,这个占比很高。我看了有点惊讶,也在想这是不是说明中国真有这么高的创新水平呢。我相信有许多专利确实反映了创新水平,但可能也有不少水分。政府政策有时能起到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有时也会起到误导企业行为的作用。专利质量低为什么不好?一个原因是如果专利质量很低,那么专利的信息作用就很低,因而技术市场效益也就会很低。

另外,我认为中国尤其需要加强商标保护,假冒产品危害很大,破坏人们对产品市场的信任以及企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这个问题我觉得在中国尤其突出。事实上,商标保护问题和假冒伪劣产品问题是我二十年前研究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和创新问题的初衷。

五、微观研究方法与学术研究建议

1.好的理论模型是新颖、优雅、有趣的统一

您认为一个好的微观理论模型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我觉得一个好的模型可能要有一个前提和三个特征。前提是什么呢,是好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讨论模型的好坏才有意义,即模型要有个好的motivation。如果问题本身不好,那么即使花很多功夫可能文章也写不好。

给定一个不错的问题,好的模型可能需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是新颖性,也就是对现有模型有一定的创新。不是创新就一定好,而是根据模型的新颖性来回答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够得到比较好的结论。第二是优雅性,elegance。模型通常是对相当复杂的经济环境的抽象描述。一个模型就需要有一些假定。如何做假定、如何取舍假设需要有针对性,并且要尽可能做到简洁,同时又不失去一般性,不能有很多的局限。写模型可能与写小说有相似的地方,要有一个好的情节设计。所以,写文章兼顾简洁性和一般性就体现了优雅性。第三个特征是有趣,也就是根据对模型的分析能够得到一些新的认识,对分析的问题有新的或者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有趣,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比较相信的是,有趣的结果应该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开始可能看到的结果是比较诧异的,但之后仔细想想又会发现这个结果是有道理的。这三点统一起来非常难。我举三篇经典文章的例子。一是George Akerlof关于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模型 ("Market for Lemons -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Market Mechanism", Akerlof, 1970). 这篇文章开创了新的视角,即有信息的人做选择时会有利于自己而不是没有信息的人,因为逆向选择使得市场效率很低。第二篇文章是Michael Spence关于劳动市场通过教育传递生产率信号的文章 (“Job Market Signaling”, Spence, 1973),实际上他通过这个模型讲了一个更一般的问题: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时,有信息的一方会通过行动传递信息给不知道的一方;这种传递是有成本的,但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我所在的产业组织理论领域中,一个经典的例子是Hotelling模型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Hotelling, 1929), 是关于差异化的产品市场竞争的模型,很简单但又有深刻的经济思想。我认为这三个例子,都符合我前面讲的三个特点。当然,能做到三点统一,又有个好的出发点,是很难的。

2.做研究要有合理预期

您能否结合您的研究经历,为有志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真正喜欢你所从事的研究,这点我认为是很重要的。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努力,真正有兴趣才能从中得到快乐。学术研究的过程你必须是喜欢的,如果只看结果你可能会有很多失望。要找到喜欢做的领域和问题可能并不容易,所以要敢于尝试和探索,不要害怕改变。特别是年轻时,同学们有很多的选择,并不一定走学术的道路,你能选择的有很多,从事其他行业可能也会做得很好。学术道路只是一种选择,对于有些人适合,有些人不适合。即使你走了这条道路,也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就我自己的例子,1977年我中学毕业时刚好赶上恢复高考,很幸运上了大学。我们当时中小学是十年,还有好多时间学工学农,所以没有好的基础。因此赶上这个机会很幸运。但是不幸的是我大学的专业是机械制造,后来发现自己对此没有兴趣。82年毕业的时候改行转去了管理工程系工作,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管理工程系的师资比较缺。后来我就对经济管理有了兴趣,85年去人大的工业经济系读硕士,当时很想从事真正的经济工作。到了人大后,刚好中美合办了一个研究生经济学培训班,后来叫“福特班”,我进了这个班学了一年,算是入了经济学门。我发现经济学既有比较严谨的逻辑思维,又和实际问题有关联,符合我的兴趣。后来又去美国读书,非常幸运以后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当你真正喜欢所做的事情之后就不会觉得累,虽然这一过程可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有很多挫折,但是因为喜欢所以最后也总能克服。这是为什么我强调大家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领域。在大的经济学里,你可能也有具体喜欢的领域。

第二个建议,是建议同学们要注重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我觉得独立研究的能力对于学者的成长和声誉都非常重要。这点我也愿意分享我自己的例子。我最开始做研究时写的十几篇论文大部分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和发表的。当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现在我回过头想想,这些困难对于提高我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以及建立好的学术声誉都很有帮助。当然合作研究也很好,我在合作中也学到很多东西,能提高效率,提高产出。而且现在和那时不太一样,现在一篇论文有多个合作者署名很正常。但是我认为,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独立研究能力同样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

第三,要关注现实经济问题。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产业组织理论,在我看来,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好的经济理论应该是有用的,有助于认识经济现象和改进经济政策。所以从学生时期开始,我们就应该养成经常关注现实中的经济问题的好习惯,经常思考现实问题。另外,无论你的主要兴趣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对于实证和理论这两方面都要有所关注,特别是读博期间,这两方面都要学好。研究生涯当然要有重点,但早期需要打好基础。就我自己来说,我也做过一些实证研究,但其中通常会包含理论部分;虽然实证部分主要是我的合作者做的工作,但这些研究对于我考虑理论问题也很有帮助。

最后一个建议,有一个合理的预期。经济学的学术领域和许多其他学术领域一样,竞争很激烈。有一个好的想法不容易。做了研究之后发在好的杂志也很困难,并且有很多的随机性。所以,如果你选择了学术生涯,那么一定要有思想准备,经得起挫折。现在的学术环境可能也有些问题,大家都很关注文章发表情况,甚至过度强调发表,反而很少说某位学者研究解决过什么问题,或在研究什么问题。虽然现实中我们都会有些功利性的考虑,特别是年轻人现在的考核和发表压力很大。这个当然要考虑,但我觉得还是要有点超脱,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这是我给要考虑做学术的同学们的建议。最后,还是要祝愿有志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们,不但享受研究探索的过程,还取得丰硕的成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