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5日下午,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和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办的“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第31期暨“欧洲经济圆桌”在经济学院泛海楼714会议室举行。复旦大学三位从事欧洲问题研究的资深和杰出学者唐朱昌教授、丁纯教授和胡荣花副教授分别围绕俄罗斯经济、欧元区量化宽松和英国“退欧”公投等主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戴炳然教授和王健副教授作为评论人带领大家就欧洲的经济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报告会由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主持。
唐朱昌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俄罗斯经济的结构改革之难。基于2015年俄罗斯经济数据惨淡的事实,唐老师指出,俄罗斯此次危机为结构危机。以丰富的油气资源为代表的比较优势,在给俄罗斯带来资源红利的同时,也使俄罗斯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成也能源,败也能源”成了俄罗斯经济难以逾越的“魔咒”。唐老师认为,目前俄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将在很大程度受制于保增长还是调结构、利用比较优势还是后发优势、保眼前的资源生产和出口收入还是追求创新收入的多重两难,并取决于多重两难之间的博弈均衡。俄罗斯既不能简单地继续走资源依赖型投资导向和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模式,也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现实实行创新导向型发展模式,所以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相结合的模式或许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俄罗斯相对合理的选择。
丁纯教授报告的主题是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与效果。丁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情况,然后重点介绍了量化宽松政策的传导机制。丁老师指出,量化宽松宽主要通过三个渠道作用于宏观经济:第一个渠道是投资再组合渠道,主要是通过将流动性转化为高收益资产,通过财富效应和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刺激宏观经济;第二个渠道是银行信贷渠道,主要是将流动性转化为存款和银行的现金储备,增加信贷供给;第三个渠道是预期信心增强,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国民支出的增长,以达到目标通胀率。谈到实施效果,丁老师认为,量化宽松政策总体来说是有效的。具体的,信贷传导机制主要作用于贷款利率的下降,而心理预期机制则对汇率贬值有明显的影响。
胡荣花副教授报告的主题是英国“脱欧”公投。胡老师首先介绍了英国与欧盟近半个世纪以来若即若离的历史关系,并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英国脱欧的主要诉求和原因:从政治文化角度而言,英国的松散邦联式合作和欧盟的联邦主义、让渡主权存在理念上的冲突;在经济方面,英国奉行以自由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大西洋主义而欧盟则崇尚以社会市场为特征的区域社会协调发展;从国内政治看,“退欧”诉求成为保守党与独立党争夺政权的博弈筹码。从利弊角度看:一方面,“退欧”可以使英国摆脱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缓解就业压力,放松金融约束,获得政治军事主权;另一方面,弊端也非常明显,对于英国来说,欧盟既是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也是其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欧盟是英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英国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英国“退欧”可能产生的一个成本就是投资与贸易受挫,进而影响到就业与经济增长以及英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关于英国“退欧”公投的结果预测,胡老师认为举行“退欧”公投是英国与欧盟讨价还价的政治手段,最终选择“退欧”还是“留欧”将取决于各自利益权衡的结果。英欧双方都十分清楚,离开欧盟的英国不可能甩开包袱、游刃有余;而失去英国的欧盟,其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从英国“脱欧”的诉求来看,欧洲一体化深化发展的未来,更加充满着国家利益对超国家主权让渡并最终走向“欧洲合众国”的制约和挑战。
报告结束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专长于东欧转型经济和“一带一路”研究的王健副教授提供了一组俄罗斯和中国商品价格的对比数据,认为俄罗斯经济并非糟糕到底。复旦大学欧洲研究的奠基人和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声望的戴炳然教授则结合三位教授的报告,进一步和大家探讨了在全球化下欧洲经济、中国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所需要做出的调整。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陈建安教授、干杏娣教授、沈国兵教授、罗长远教授、何喜有副教授、汪思海副教授、唐东波副教授参与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