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日27日下午3点55分,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办的第126期线上“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学术报告”顺利举行。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潘士远教授应邀作题为“The Impact of FDI Inflows on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沈国兵教授主持。
在学术报告会上,潘教授介绍本次报告的主要研究的问题围绕着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中国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动机分为现实和理论两方面。现实中,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希望通过吸引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来获得外国企业的技术溢出,即所谓的“用市场换技术”,而中国一方面是世界上FDI流入大国,另一方面专利增长速度不断提升,在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理论层面,FDI流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在竞争维度,本国企业既可能迫于外国企业进入后的竞争压力增加创新,也可能由于竞争压低利润,挤压创新投入;在知识溢出维度,本国企业既可能受到行业整体水平的影响,也受到上下游企业的间接影响。因此本文实证研究FDI流入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贡献为中国专利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库按企业匹配得到了企业层面的创新数据。通过2002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去监管化作为产业FDI流入水平的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研究产业层面FDI流入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地,作者根据投入产出表考虑产业在生产链中的上下游位置,区分FDI的后向联系与前向联系,使用专利数据库中的引用数据,研究FDI的垂直技术溢出机制。相比于已有文献,本文使用工具变量识别了FDI流入与企业创新的因果关系,并且使用专利引用数据直接衡量溢出效应,还考虑了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与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不同的影响效果。
随之,潘教授指出研究发现分为水平和垂直两个层面,具体如下:
在水平FDI层面,(1)FDI对产业整体创新数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对发明专利数量的积极影响上,而FDI流入对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的影响并不显著。(2)FDI对产业整体创新质量的同样显著为正。产业创新质量可以用引用数量、原创性程度以及通用性程度这三个指标衡量。(3)将每个企业的专利数量除以整个行业的专利数量进行标准化后,结果仍然显著。(4)FDI不但对一般创新有正面影响,而且对企业重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正向影响。重大创新可以用引用最高的专利、对行业带来突破性进步的创新以及新技术创新来衡量。
在垂直FDI层面,(1)下游产业的FDI流入能够促进上游产业创新,因为下游外商企业在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优势对上游企业能够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2)上游产业的FDI流入抑制了下游产业的创新,这是因为下游厂商直接得到了更为优质的上游产品,不再有动力进行自主创新。
接下来,本文考虑行业系统性变化、中国各省专利保护政策颁布时间的不同、各省是否有高新区、企业进入和退出等因素进行稳健性检验,并从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是否为合资企业、企业与行业最优的技术距离等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最后,作者考虑竞争和知识溢出这两个方面进行机制分析。在竞争机制中,用HHI指数(产业集中度指数)衡量行业竞争程度,发现其与产业FDI流入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在中国,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主要起到正面促进作用。在知识溢出机制方面,用本土企业是否使用了外资企业的专利以及本土企业引用外资企业专利的比重作为工具变量,发现FDI主要通过后向联系促进了企业创新。
总结而言,FDI流入对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有着正面影响,而其中水平FDI与垂直FDI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垂直FDI中,后向联系则相对更为重要。
在报告讨论环节中,沈国兵老师认为潘士远老师使用专利数据这一外生的因变量衡量创新,比人为测算的生产率数据可能更有说服力。罗长远老师表示本次报告给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新思路,即通过《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变化作为外生政策冲击进行研究。罗老师进一步提出建议,许多文献指出港台资本、欧美资本对创新的影响不同,文章接下来可以考虑不同资本来源国的异质性影响。
参会者对潘老师的学术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肯定。万广华教授、樊海潮教授、罗长远教授、沈国兵教授等本校老师、外校老师及在读研究生共119人参加了此次线上学术报告,师生们共同促进有关世界经济的前沿学习与交流。至此,本次学术报告会议圆满结束。
(本次简报由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硕士生吕嘉滢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