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复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 / 正文

复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第103期:Grain Exports and Causes of China' s Great Famine, 1959-1961: County-Level Evidence

  发布日期:2019-02-28  浏览次数:
2019年2月28日下午1:30,由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公共经济学系主办的“复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第103期在经济学院泛海楼714会议室举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冰晶老师应邀做了题为“Grain Exports and Causes of China’s Great Famine, 1959-1961: County-Level Evidence”的讲座,旨在探讨1959-1961年间中国粮食出口与中国大饥荒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报告由公共经济学系宋弘老师主持。


李老师先从研究背景开始介绍,为在场的师生简单讲述了1959-1961年间的中国的大跃进、粮食出口、大饥荒等情况。接着,李老师对与其研究相关的既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她指出现有的文献大概可以分为两大支:第一支主要是研究大饥荒的成因,第二支是研究影响贸易的因素。在总结现有文献的不足后,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研究问题:粮食出口对中国大饥荒的影响如何?
紧接着,李老师从三个方面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了介绍。首先,李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数据,她指出以往研究大饥荒的论文很少利用县级层面的数据,这是她的研究优势之一。其次,李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分析框架,为后续的实证检验提供理论基础。最后,李老师详细介绍了自己所采用的实证方法以及得到的实证结果。
在介绍完实证结果后,李老师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她认为在1959-1961年间出口粮食更多的县级粮食的留成比例更低,当地的死亡率和生育率遭受了更加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那些出口粮食有相对比较优势、靠近铁路以及不易受到天气影响的县,粮食出口带来的影响更大。
李老师的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大饥荒的可能成因,得到了在场师生的普遍认可。参加本次讲座的还有封进、孙琳、刘宇、左雪静、陈硕、樊海潮等各院系的老师,与会老师也针对李老师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老师分别一一作答。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最后,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上一篇:复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第104期:Gathering Strengths for Economic Growth like China

下一篇:复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第102期: 公共投资的创业效应研究——以三峡工程为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