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4日下午13:30-15:00,在经济学院710会议室,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Peter Zeitz ( PhD Candidate) 作了题为“Learning from Neighbors: The Transfer of Local Knowledg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Textile Industry”的讲座,报告他最近的研究。讲座由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钊教授主持,张军、陆铭教授以及经济学院的部分学生参加了这次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知识和生产力,在这一部分里Peter解释了全球性知识和地方性知识的差异;第二个部分为纺织业中全球生产力的差异,在这个部分里,他主要解释了人力和资本并不能说明生产力的差异,而知识的差异是解释生产力差异的原因;第三个部分为1922年到1936年间中国纺织业中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概况,并详细描述了日本纺织业企业的比例不断上升,而英美等国家的企业所占比例的不断下降,从而解释了地方性的知识对生产力的影响。
Peter 认为企业利用知识将投入转化成产出,根据以往他人的研究表明,知识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并且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发达国家通过FDI在发展中国家直接建立企业。但从中国国内的1936年的FDI比例发现,在所有的外国直接投资中,日本占40%,而1936年的日本根本不是一个发达的国家。从该矛盾出发,Peter发现在中国的子公司和在英美国家内部的公司很不一样,而这些不一样的因素中,劳动力因素是最重要的,因为劳动力是最难交易的。他认为成功运营一个企业,地方性的知识至关重要。
地方性的知识可以在面临相似的问题的国家间传播,或者是劳动力有相似的特征。而地方性的知识在区域性的FDI流动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解释地方性的知识对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FDI的流动,Peter分析了中国纺织业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间的具体情况。他对选取纺织业作了一番解释,包括:纺织业英美本国国内的企业生产力远远大于日本本国国内的生产力,但在中国,日本纺织企业的生产力却大于英美企业,在解释这个差异产生的原因中,Peter解释了在日本企业中的包工制和英美企业中的包工制的差异。在英美本国,包工掌握很大的权力,有权管理员工的雇佣等等工作,但在中国相同的制度却有很不同的效果。由于中国的包工一般来自当时的“青帮”,很难解雇,而且权力大,结果管理层却难以制服他们,工人只要得到这些包工的认可就可以成为雇员,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力就远远低于英美本国企业的生产力。而日本的企业为了克服这种制度的弊端,日本企业的制度中包工只管生产,员工的雇佣和培训都由另外部分完成,并且包工由上面分管节制,与英美企业相反,在中国,日本的企业倒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份额不断上升。
讲座的信息量很大,在讲座的结尾,部分同学就知识在该研究中的作用还是制度在起作用和Peter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