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下午,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Sukjoon Lee应邀在复旦经济学院做了题为The real effects of financial disruptions in a monetary economy的报告,本次讲座由我院的王永钦教授主持,我院的孙立坚、许志伟、胡博、华东师范大学的张敏等多位老师以及博士生、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Sukjoon Lee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指出现有文献虽然强调金融冲击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但模型中普遍没有考虑货币,这使得无法准确评估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包含货币的模型不仅使经济主体缺乏应对流动性危机的支付工具,还无法研究不同通胀制度下的实际金融联系。
接下来,Sukjoon Lee教授介绍了他们构建的新货币主义模型,其中包含了摩擦性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强调了货币在产品市场中作为必要交换媒介的角色。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来覆盖招聘和运营成本,而这些债券在二级市场上可以部分流动,形成流动性溢价。模型中,金融冲击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债券在交易中的可承诺性(流动性冲击)和与承销商的匹配效率(融资冲击)。
在定量分析部分,Sukjoon Lee教授介绍了其模型是针对美国经济进行校准,使用Jermann和Quadrini(2012)的会计程序估计金融(流动性和融资)冲击,并研究实际变量对未预期金融冲击的响应。此外,通过比较有无货币的模型,教授探讨了货币在金融冲击传播中的作用以及通货膨胀对传播机制的影响。
Sukjoon Lee教授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货币的存在通过代理人之间的流动性替代机制减轻了金融冲击的影响。当债券变得不那么流动或更稀缺时,代理人能够用更多的货币替代流失的流动性。不同金融冲击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流动性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而融资冲击的影响则较大。此外,通货膨胀水平显著影响金融冲击的传播机制,高通胀会加剧不利金融冲击的实际影响。
参会者就货币为什么是模型中的核心要素、模型中银行的作用、企业债券和货币的流动性及区别、流动性冲击和融资冲击的概念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