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复旦经济论坛 / 正文

复旦经济论坛第373期:The Rise of China's Shadow Banking

  发布日期:2014-12-24  浏览次数:

1024x7682014年12月22日上午,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宋铮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5报告厅发表主题为“The Rise of China's Shadow Banking”的精彩演讲。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担任点评嘉宾,由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主持。

宋铮教授从“社会融资总额”这一指标数据说起,根据法定准备金率上升和商业银行超额储备减少,指出2009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银根处于持续紧缩状态,而影子银行业务却出现了高速的增长。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影子银行的不同定义,宋铮教授认为,这种紧缩的银根制,会把受到存贷限制的商业银行向影子银行业务,即所谓的表外业务。这些表外业务引起小银行和大银行之间的竞争,最后导致整个社会融资总额的暴涨。

围绕影子银行的国别特征,宋铮教授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首先在监管方面存在特殊性,一方面设置最低贷款利息和最高存款利息以封锁货币价格,一方面设置相较法定准备金比例限制更严格的贷存比限制,这两方面都推动了影子银行业务的增长。其次,大小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宋铮教授围绕货币政策的实现过程,指出在影子银行的存在下,由于大银行和小银行之间的竞争与均衡,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注入流动性,反而可能推动利息上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而对于利率市场化问题,宋铮教授认为,在一定情况下,影子银行的存在让商业银行有更强的激励开展表外业务,通过表外业务反馈到推出更具攻击性的理财产品,进而推动利率变得更高。

随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进行点评,从资产端进行分析,进一步剖析了理财产品的实际背景,即房地产的泡沫与信托为主的地方融资平台。从“中国金融没有定价”这一判断出发,结合当下的金融创新产品,袁志刚教授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做不好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再深化金融创新,再扩大规模,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不可持续。

最后,宋铮教授一一解答了在场师生的交流提问,并指出,中国金融要提高效率,关键在于要下降准入标准,鼓励充分竞争,更加向市场开放。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