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上海市哲学社会规划办
  •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
首页 / 科学研究 / 思想库 / 著作推荐 / 正文

 张军、章元、宋弘:《中国发展经济学》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20  浏览次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快速经济增长超过40年的“增长奇迹”,同时也创造了消灭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的“减贫奇迹”。新中国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国家,这些伟大的成就显然无法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古典、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等理论来解释。同时,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大多偏重于对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的阐释,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系统研究和学理性阐释的成果极为稀缺。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们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校外专家学者在吸取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践,阐释中国成就,总结中国经验,同时在吸收现代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的基础上编写这本《中国发展经济学》教材。

《中国发展经济学》

张军 章元 宋弘编著

ISBN: 978-7-309-17855-5/F.3097



林毅夫(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推荐语:

本书具有鲜明的特色,它没有试图包罗万象,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个小的切口去梳理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中国如何改革开放并战胜绝对贫困、提升人力资本和推动14亿人口走向共同富裕,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有特色和值得对中国经济问题感兴趣的国内外读者阅读的作品。

马建堂(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推荐语:

以人为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伟大初心使命蕴含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本书抓住了这一关键点,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系统阐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价值、有特色,有助于中国发展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李实(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推荐语:

贫困和收入差距是发展经济学的两大核心问题,它们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尤为重要,本书抓住核心问题,从战胜贫困、编织完善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障体系进行兜底、提高人力资本等角度阐释中国政府是如何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历程以及总结中国发展经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一、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快速经济增长超过40年的“增长奇迹”,同时也创造了消灭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的“减贫奇迹”。中国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些伟大的成就显然无法用西方经济学的古典、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等理论来解释。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大多偏重对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的阐释,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系统研究和学理性阐释的成果极为稀缺。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因此,我们希望在吸取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践,阐释中国成就,总结中国经验,同时在吸收现代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的基础上编写这本《中国发展经济学》。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与伟大成就,重点从理论上解释中国取得伟大发展成就的历史起点、政策实践、发展经验,特别是通过中国减贫伟大成就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减贫成果的对比,论证为什么在那么多发展中国家中只有中国才能够彻底战胜绝对贫困,然后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提炼出具有原创性和解释力的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事实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要角度;减贫、人力资本积累、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劳动力流动和人的城市化、环境治理、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共同富裕等主题都与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相关,而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色。

基于上述思路,本书各章节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核心,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阐述围绕发展的系列重大政策如何在实践中产生作用,并超越传统发展理论所能解释的范围。本书首先回顾发展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并特别强调了这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与演变,然后系统性介绍基于中国实践的相关理论和思想,如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理念等;紧接着阐述这些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具体实践,例如,从区域开发式扶贫和单维贫困向精准扶贫和多维贫困的转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经济特区的设立、国有企业改革、环境污染治理、医疗卫生和教育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开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读者能够深刻理解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政策制定的逻辑和政策产生的效果。

本书充分融入中国发展模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重点阐释中国实践、中国成就和中国模式,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发展伟大成就所蕴含的经济学理论。同时,还瞄准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策和重大现象,阐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般逻辑并上升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系统总结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讲述“中国故事”,构建发展经济学的中国自主理论体系,以及这些经验和理论体系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特别地,本书紧跟发展经济学的学术前沿,对前沿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介绍,为学生了解和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前沿方法与学术研究打下基础。


二、主编介绍

张军,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他于2006年和2014年分别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是国务院津贴获得者、第八届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暨理论经济学联席召集人。他专注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对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2015年与林毅夫、樊纲一起获得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8年获美国比较经济学会的最佳论文奖Bergson Prize。

章元,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复旦一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文汇》常务副主编。长期研究中国减贫、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曾在World Development, Economics Letters等SSCI杂志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荣获省部级专著、论文和资政报告一等奖,以及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人才、曙光学者、浦江人才等荣誉称号。

宋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专注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相关研究。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论文发表于国内外权威期刊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曾获第五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洪银兴经济学奖、上海社科新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担任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China & World Economy,《世界经济文汇》等期刊副主编或编辑,担任上海市社联主席团委员,曾获上海市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复旦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等。


三、编委会(按音序排序)

陈登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陈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封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史耀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教授

宋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万广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王永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王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奚锡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章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章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四、目录

绪论 贫困、反贫困与经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第1章 中国减贫的伟大成就

第2章 反贫困与发展领域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

第3章 贫富差距、收入不均等及其应对

第4章 走出“内卷”—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

第5章 城市化:理论、进程与改革

第6章 户籍制度和劳动力流动

第7章 生育政策与人口转变

第8章 医疗卫生体系发展与健康改善

第9章 教育普及与人力资本积累

第10章 社会保障制度

第11章 小额信贷与非正规金融

第12章 环境保护与发展:理论与中国现实

第13章 国家制度和政府治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