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讲座会议预告 / 复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 / 正文

公共经济问题双周论坛第31期:关于税收负担形成机理的初步探索

  发布日期:2010-04-16  浏览次数:

2010年4月13日18:30-20:30,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会议室,上海市税务局副局长刘新利博士做了“关于税收负担形成机理的初步探索”的讲座。报告由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石磊教授主持,经济学院副院长李维森教授、经济学院师生及其他学院的老师、部分同学参加了此次论坛。

刘新利博士首先谈到税收及税收的一般问题,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向大家解释税收的定义,进而向大家介绍了应征税收、减免税收、流失税收、缓欠税收、退库税收及税收收入所构成的税收的六种资金形态。接着,刘博士从大家日常经常接触的几个相关词汇——“税收、税基、税源、税本”进行概念上的逻辑解释及清晰定义,通过果树的例子生动地向在座师生展示了四者之间的本源关系。

清楚了税收及相关概念之后,刘新利博士开始向大家阐述税收分析方法的一般问题,通过税收基本公式、扩展公式及完整公式的组合,得出“税收收入=[∑代理税基ij*调整系数ij*法定税率ij*征收率ij]*100%”,从而证明了影响税收的三大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及征管因素。通过逻辑的公式推导,证明大家所熟悉的知识,这才是科学的知识探索。

刘新利博士接着对我国税收负担状况及变动趋势进行了经济结构分析,着重强调税负大跳跃时的因果关系,并且提醒学生在做研究时要关注数据的变化。然后,刘博士向大家展示了我国税负的国际比较,从而指出北欧高税负国家人均GDP水平高,经济增长稳定,社会参与率高,失业率低,国家竞争力强,国民心理淡定,自然环境优美。这正是人类追求的发展目标。

在税收理论问题方面,刘新利博士从大家最熟悉的拉弗曲线开始,指出拉弗曲线的哲学理念可借鉴,但不具有税制设计上的实用价值。接着,刘博士“儒道释文化来源”,生动幽默地解释儒家和道家的相关语句,得出厌税文化导致低税负的结论。在经济体系与税制结构方面,刘博士重点提出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的要求。

最后,刘新利博士对在座师生就税收理论及当前热点问题等方面的提问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会议室掌声不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