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学生风险管理案例比赛(Spencer-RIMS Risk Management Challenge)是美国风险管理专业协会(RIMS®)举办的、作为其每年年会一个重要组成环节的赛事活动。该赛事为邀请制,且仅具有风险管理相关专业的院校才能参加。往年亚洲有不少高校受邀参赛,其中北京大学曾闯入八强,新加坡国立大学曾闯入三强。
去年,前RIMS®主席Robert Cartwright, Jr.先生参与了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年会并做了主题报告,恰巧当时我校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的许多学生在该会议中担任志愿者,此次参赛的刘炳磊同学还担任了Cartwright, Jr.先生的联络人。在Cartwright, Jr.先生的促成下,出于对我校师生综合素质的肯定,该协会首次向我校发出了参赛邀请。
随后,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的四位2015级本科生组成了参赛队伍,并由系主任许闲老师担任队伍的领队老师,开始了他们的参赛之路。最终,他们作为唯一一支来自于北美之外的参赛队伍闯入九强,并在波士顿展现了来自复旦、来自中国的风采。
本届比赛的商业案例来自于宜家中国。随着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宜家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从线下零售商到线上线下多渠道供应商的转型之路。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宜家可能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而参赛队们则需要识别出其中最大的5个风险,并在评估、分析的基础之上,给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比赛一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四十多支高校参赛队将各自递交一份十页的书面报告,经由评委打分评定后,决出进入第二轮比赛的队伍。以往,获得前八强的参赛队将进入第二轮,今年由于参赛队数量较多,且部分队伍得分相近,因而改为九强。第二轮各参赛队将在波士顿举行的RIMS®年峰会现场,面对近十位评委展示报告成果并接受提问。其中,评分最高的三支队伍将进入最后一轮的比赛,即在各评委及年会观众前进行展示并回答提问,进而决出冠军。
参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在去年十月就拿到了比赛案例及相关资料,然而由于队员们各自事务缠身,而后期末季接踵而至,因此直到今年一月初大家才实质性地开始撰写比赛的报告,而此时距离递交DDL已不足两周的时间。
整个案例提供的信息仅包括宜家的一份公开年报以及其他市场公开信息,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同时,尽管队员们修读过《风险管理学》,但是初次接触现实中的企业风险管理案例,还是让他们有种无从下手之感。于是,在《风险管理学》开课教师、保险系林琳老师的建议下,他们从现实案例回归书本,开始研读COSO(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等书籍资料。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给了队员们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相对来说《风险管理学》更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这本书则从更为现实的企业风险管理的角度给予指导。在参考书中框架的基础上,队员们又重新回归案例本身,开始根据宜家这一公司以及所处行业的特点,逐步讨论并完成了风险识别、评估、排序、分析及对策建议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报告的主要文字内容。
在第一轮撰写报告的过程中,队员们还深刻地认识到,有时候形式的重要性不逊于内容。在完成报告初稿的过程中,队员们起初其实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文本格式的重要性。事实上,由于大家作为作者对报告内容比较熟悉,潜意识中轻视了报告排版、图表可读性、脚注等形式上的细节问题。好在,保险系楼平易老师及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队员们于是在递交终稿前参照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对报告进行了修缮,极大地提升了报告质量。最终团队顺利过关,这一点功不可没。
第二轮的展示应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队员们非常镇定,没有怯场,且在讲演以及回答提问方面都比预想的情况要好,没有出什么bug,但是最终还是没能闯入三强。有以下几点经验教训分享给后来之人。
尽管队员们在展示过程中还算流利,但是由于语言能力上的限制,大家还是有些依赖PPT来确保语句及逻辑顺利衔接。在展示结束之后,好心的评委提醒队员们,以后参加类似的比赛要尽量减少转头看PPT的次数,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面前的评委们,那样会显得更有自信。
一方面,由于队员们并非英语母语,语速受限,因而为了不超时不得不删减了部分的报告内容。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验又身处局中,大家也在潜意识中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一些地域、文化上的差异,比如队员们在举例时会自然而然地运用中国的例子,但对于北美评委来说,一些队员们可能认为理所当然的细节其实需要更多的解释。毕竟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零售强国,与西方国家还是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第二轮比赛的评分表上提到了“团队协作”这一项,初时队员们理解的团队协作就是共同参与展示,四个人每人一个部分轮流讲。但是在观摩第三轮前三强队伍的展示时,有一个队伍是每一位队员通过每人3-5句的方式串联起来,共同讲解了报告的每一个部分,并且非常流畅,显示出每一个人都对全篇报告具有着很高的熟悉度,这让听众们震撼不已,也给队员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团队协作课。
尽管队员们的报告内容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赞赏,相比三强队伍来说在内容上甚至更为新颖(事实上中国学生在零售、电商方面的体会、理解可能超越了北美的学生),但在观摩了第三轮冠军队的报告后,队员们发现仍然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内容,其中包括:
冠军队在分析具体风险时选取了大量的类似企业进行对比,极大地丰富了报告内容。同时,在报告中,队员们顺理成章地将京东、淘宝等中国企业作为参考,这些对于评委们可能还都是比较陌生的事物,而冠军队以沃尔玛等企业作为参考对象,显然更能引起评委们的共鸣。
队员们原以为该案例由于数据量有限,无法使用量化分析的方法,但是冠军队却成功地量化了不同风险对公司市值的影响,并在整合风险管理的部分使用了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这一风险度量方法。队员们学过公司金融中对企业价值的计算,也在风险管理课上算过VaR值,但是没能将这些内容融入分析中。这也许是因为平时的课堂学习往往给定了问题的情境,不知不觉中队员们习惯了用给定的模型作运算,而一旦脱离这一情境、结合更为现实的例子,就较难联系到对应的方法上,殊不知模型也是在各种假设下搭建起来的,即使实际数据缺乏,也可以参考可比公司,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迷茫其实是伴随着比赛的整个过程的,初次参赛的队员们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好在从最后的比赛结果和评委们的反馈来看,队员们的理论知识储备并不逊色于其他参赛的队伍,只是在临场表现及比赛经验上和北美传统强队们相比略有欠缺。最后,队员们表示特别感谢许闲老师为他们争取来这一次宝贵的参赛机会以及贯穿全程的指导、照顾,也非常感谢林琳老师、楼平易老师中肯的建议。
“谨以此九强之绩献给祖国、母校与保险系,愿有后来之学弟学妹汲取我们的经验,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在更大的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多风采。”
——管云涛 王溪珉 丁靖煊 刘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