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为何能取得巨大的进步?中国的经济转型为何能够成功?和中国同时起步并采取相似转型策略的俄罗斯为何在经济转型之路上屡屡受挫?
在世界经济概论的课堂上,刘军梅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带领着同学们深入探索了中俄经济转型的异同。通过这样详细深刻的比较,刘老师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概况,而且还能同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使同学们能够把握中国经济模式的优势,增强自信,并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里,像刘老师这样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相结合的案例不在少数。杜莉老师紧跟政府扶贫政策,在介绍贫困指数知识点时,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减贫的努力,解释中国的贫困线是如何确定的,中国在减贫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就等。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对公平正义的内涵加深理解,同时也增加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吴建峰老师分析了1951年上海的工人新村,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中国现代城市中的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在当时历史条件对城市的作用,从而对如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事业有了更新的认识。
王弟海老师在课堂上教导同学们正确理性地看待GDP,告诉学生否定GDP的作用与意义是不对的,但盲目崇拜GDP也是有害的,对GDP要重视但不能迷信,让学生深入探究如何找到能更好地反映经济活动成果、体现人们幸福感福利水平并具可行性的指标。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老师们不仅仅只是传授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将理论知识和中国经济发展案例相结合,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相结合,不仅要实事求是,而且要注重实践,注重现实分析,真正认同中国价值观。
2018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了经济学院思政与教材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由张军院长和陈诗一书记担任领导小组双组长。并成立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研组,召开了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工作研讨会,还开展了如“三集三提”等各项活动,积极编写优质教材,力求要做好课程思政这项正根扶本的重要工作。
事实上,以张晖明老师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的老师们一直以来都重视用特别丰富的经济生活案例阐释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通俗化)”的要求,教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体内容,课程内容所展开的社会解剖完全贴合现实经济中的诸多现象,力图让同学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的经济现实。
而受到课程思政工作的启发,也有更多的老师积极主动地在课堂里加入生动活泼的真实案例。陈钊老师着眼于时事,用历史的眼光梳理了中美之间从20世纪末到最近这数十年来的贸易摩擦,不仅详细分析了近来中美贸易战的来龙去脉,而且展示了中美两国之间经济发展背后的大国角力,从而用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国际贸易尤其是贸易摩擦问题,培养学生建立大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陈冬梅老师关心“中巴经济走廊”的中国信保问题,通过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背景、项目风险分析以及中国信保承保分析,试图引导学生对这一保险实践进行研讨,使思政教育与科学严谨的理论分析相结合。
王殿志老师在课堂上罗列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对比分析了习近平、李克强等领导人执政前后中国各项发展状况的变化,指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习近平、李克强为国家领导人后,政府工作报告、人大报告、计划报告、最高法报告、最高检报告、预算报告的赞成率,皆摆脱了下滑趋势,且持续走高,有力证明了习近平、李克强国家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斐然成绩。
经济学院思政与教材建设专家组组长石磊教授认为,“课程思政”是注重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负责的教风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好的课程思政。
因此,课程思政事实上是为了重新找到专业课程教学的根本所在,是为了发现专业课程中深深蕴藏着的育人、树人、立人的功能,使老师们真正承担起教育、教学、教导的师责,从现实出发、实践出发,讲问题,求规律,从学理角度把中国故事讲好,注重结合中国案例讲解,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陈诗一书记反复强调,专业教学应该从“经世济民”与学科使命角度出发,围绕资源配置等理论原则阐述,针对性回答青年学生关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引导其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这不得不说是发人深省的。
课程思政工作的未来展望是令人振奋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已经基本完成了 “2+X”本科培养体系的课程大纲编写,学院还制定了《经济学院“2+X” 本科培养体系课程建设要求及资助办法》,下决心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一流学科优势和一流科研优势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将一流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内容,建立更全面有效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