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中国自贸区院长论坛 探讨中国自贸区建设困局与突破

  发布日期:2015-09-24  浏览次数:

两年前的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以自贸区为旗帜的新一轮中国改革开放大幕正式拉开,成为1978年之后中国最重大的改革事件。

两年来,自贸区从“一”到“四”,大幅扩容,形成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广东自贸区和福建自贸区“四足鼎立”的局面,取得了一些列的改革成果。但与此同时,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下一步何去何从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在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两周年之际,东方财经·浦东|自贸区人物、自贸区财经平台、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第一财经资讯和圆律投资集团携手中山大学广东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厦门大学中国(福建)自贸区研究院、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以及上号金服、圆律财富、晟成资本和誉银基金,共同发起举办“中国自贸区院长论坛”,旨在解放思想、激荡智慧、探讨自贸区金改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路径。

上海陆家嘴“华山论剑”

作为中国金融心脏的上海,自然也是中国自贸区金改的重地。8月26日,上海陆家嘴国际会议中心,云集了中国四大自贸区的一批权威专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张军教授,中山大学广东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教授,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教授,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厦门大学中国(福建)自贸区研究院龙小宁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沈玉良教授……对中国自贸区的发展进行“唇枪舌战”。

首先,来自上海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张军教授做了“中国上海自贸区的金融自由化能走多远?”的主题发言;其次,来自广东的中山大学广东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教授作了“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先行优势与创新方向”的主题发言;再次,来自天津的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教授作了“改革·困局·突破”的主题发言;接着,来自福建的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厦门大学中国(福建)自贸区研究院龙小宁教授和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教授,分别作了“自贸试验区的‘做与不做’:法经济学分析框架”和“福建自贸试验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融合发展分析”的主题发言;最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沈玉良教授,作了“全球价值链下自贸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定位及贸易便利化推进”的主题发言。

在“六大高手”分别亮出了自己关注的焦点之后,紧接着便是一场狂风暴雨般的激辩。激辩的主题围绕以下几个话题展开,即:一、怎么看待自贸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所面临的困局?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二、自贸区从上海一个变成现在四个,如果第三批扩容之后将很容易超过10个,各个自贸区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才能避免当年开发区遍地开花严重同质化竞争的格局?三、自贸区能像WTO一样深刻地改变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吗?我们离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市场化、投资自由化,到底还有多远?四、能否预测下,第三批自贸区,哪些城市或区域被批准通过的可能性较大?第三批自贸区大概会在什么时候推出来?

在一番专业的主题演讲和一轮激烈的争辩之后,在论坛现场的500多名参会嘉宾,时而兴致高昂、时而陷入沉思,思想的激荡引发了思维的活跃。圆桌论坛的激辩之后,进入到六大权威专家与论坛现场嘉宾互动的环节,在长达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提问的攻势连绵不断,所问的问题大多集中在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亚投行、境外投融资、跨境电商、人才政策、税收改革和自贸区第三批扩容等大家总所关注的话题。

“自贸区财经平台”磅礴起航

在本次“中国自贸区院长论坛”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自贸区财经平台”隆重的启航仪式。据了解,“自贸区财经平台”是一个非常立体、全面的财经传媒与金融服务机构,旗下包括:SMG下属东方财经·浦东|自贸区人物(电视)、自贸区财经杂志、自贸区财经网站、自贸区财经APP、自贸区见闻(微信公众号)、自贸区论坛(系列)、自贸区企业家俱乐部和自贸区商学院等。

对中国自贸区发展的六条建议


上海《新民晚报》曾报道,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项目联络员尼古拉斯·包斯特认为,回顾一下自贸区的改革措施,并且放到中国整个改革特点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很多改革具有突破性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改革措施虽然不尽如一些人的预期,毕竟有了很大进步,而且通过自贸区的改革,中国政府已经下决心进一步推进改革措施,减少政府审批和对经济直接控制,这是自贸区试验最有价值的地方。

自贸区的对外资开放举措,尤其是服务业比如电信、商贸服务、医疗、租赁、物流、法律服务等行业的开放前景,使得外国企业聚焦自由贸易区,美国亚马逊、微软都开始在自贸区投资就说明了这一点。

自贸区金融改革开放迈出中国资本账户开放重要一步。有些学者对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存有疑虑,但包斯特则认为,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并不是要突破当前中国的资本管制措施,而是为未来的开放探索模式。自由贸易账户为未来的资本账户开放奠定了模式,尤其是允许个人开立自由贸易账户,是中国首次在机构外对个人资本账户开放进行探索,对中国整个资本账户未来的开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贸区未来的试验重点应该放到推进进一步对外开放上,包斯特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1、将负面清单削减的时间节点提前确定,这可以给外企更清楚的预期,也能提高透明度,还能在时间节点前为削减收集建议。

2、进一步清楚界定自贸区企业业务销售(商品与服务)的范围,以及是否允许在自贸区外开拓业务。目前很多进入自贸区的企业不知道能否在中国其他地区开展业务。

3、将自贸区试验成功的措施,比如外汇自由兑换的措施向上海其他地区复制。

4、在自贸区创设股票国际板。让外国企业到国际板上市,也可选择一些国内企业到国际板上市(开始时可以设定一个限额),允许海外投资者自由在国际板投资。

5、扩大自贸区改革开放的试验范围,明确其他区域性自贸区设立的标准和条件,研究其他自贸区是否进行一样的试验,或者可以扩大哪些方面的新试验。

6、放宽自贸区小型金融机构设立的标准,为自贸区数量占多数的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可以适当降低海外中小金融机构进入自贸区的门槛,形成多层次的金融结构。

目前,上海自贸区新的金改方案目前已提交国务院层面审议。该方案全名为《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方案》,也被称为“金改49条”。

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李军在前不久举行的通气会上表示,“国务院审议通过后我们会尽快发布实施。”整个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完善,只欠东风。中国自贸区,究竟如何突破现有困局、究竟能否继续引领改革大潮,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但我们相信,最终还是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尽管过程会有阻力、会有坎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