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建信息 / 正文

经济学院践行“三全育人我当先”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19-11-01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体现“三全育人”理念,树立“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的意识,提高学院教师的育人水平。10月29日下午,经济学院在大金报告厅举办了“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辅导讲座。会议由张军院长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首先,陈诗一书记传达了复旦大学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三全育人我当先”、“服务师生我创优”和“报国成才我奋斗”教育实践活动文件精神。围绕“三全育人我当先”教育实践活动,陈诗一书记指出要以党员教师为主体,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悟、行相结合,开展“四个一”活动,发挥党员教师在“三全育人”中的争先示范作用。将“三全育人我当先”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作为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党建带群建,鼓励带动党外教师参与“三全育人我当先”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全体教师“三全育人”浓郁氛围。最后陈诗一书记倡议,经济学院将采取十条实际举措,全面推进和树立师生“共学、共研、共乐和共享”的良好氛围,全面打造具有经院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

随后,经济学院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专家组组长、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负责人石磊教授作了“课程思政”辅导报告。石磊教授指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不同的概念,“课程思政”是注重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负责的教风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好的课程思政。学术精神和课程思政建设并不矛盾。当然,课程思政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度的把握,做到学术思想、问题导向和思政建设相结合。石磊老师还指出,课堂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学生欣赏的是老师基于学理、基于事实、基于科学认知的自由表达,并不欣赏老师捕风捉影、不求学理与证据的自由编造, 尤其反感老师把课堂作为自己发泄情绪的场所。求得全面的认知,作为教师需要苦读众多的文献,教好一门课,上好一节课,非常不容易。如果教师要让一门课程成为精品课,就必须要努力让每节课成为精品课。如果教师不想误导学生,真正达到观念与学术融合来育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课教学的任务,但育人不等于政治课教学,学校的任务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不仅仅指通常所说的政治思想,还有学术思想、认知态度、文化素养、行为理念等等。石磊教授提出在讲授专业课的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三全育人的原则和科学求真的精神,讲问题,求规律,从学理角度把中国故事讲好,注重结合中国案例讲解,把对中国价值观的认同放到经济学普通分析框架中去;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从学科方法论的阐述、学科知识对于实践应用指向的能力角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总之,教学的任务是以学理和事实传播知识信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学术精神,客观、冷静、全面、系统地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改善知与行。课程思政必须恰当有度,润物无声,避免形式主义。最后,石磊教授以几个思政与学术精神融合的例子结束本次主题教育集体学习的专题辅导报告。

经济学院目前已经建设5个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团队和18门上海市领航课程,并将以本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提质增效,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在前期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新一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