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中国广播网:石磊——自贸区不是越多越好

  发布日期:2013-09-09  浏览次数:

2013-08-3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导读】自贸区概念成为股市“香饽饽”,天津、重庆、广东纷纷掀起“自贸热”。

央广网北京8月3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连续几天,上海自贸区概念股表现相当强势。现在,这股热浪目前越掀越高。

受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的带动,近期天津自贸区概念股也拥有良好的表现。目前各大媒体都在报道的消息是,天津自贸区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复。天津自贸区位于东疆一岛上的东疆保税港区,东疆一岛由天津港集团投资填海造陆形成。事实上,天津自贸区规划第一稿早于上海提交,是国内第一份自贸区规划。而市场也普遍认为天津自贸区将成为继上海之后,在我国设立的第二个自贸区。

除此之外,广东省最近也召开研讨会,有消息说,广东可能会提出设立南沙新区自贸区方案,规划包括龙穴岛南部、北部和南沙湾三个区域。专家认为,南沙作为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有潜力从众自贸区政策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准备出手的还有重庆。据媒体报道,重庆正在申请自由贸易区,同时已经召开了专家组评审会。舟山、厦门和深圳保税区也在蠢蠢欲动。为什么上海自贸区的影响如此之大?未来,我国会不会出现自贸区遍地开花的景象?自贸区真的越多越好吗?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对此发表评论。

继上海自贸区获得批复后,天津、重庆、广东纷纷掀起“自贸热”,准备或者有意向建立自贸区进发。吸引这些省市一哄而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当中的哪个或哪几个最后获得批复的可能性较大?

石磊:设立自贸区的好处有很多,第一,目前的情况恰恰反映了在经济增长处在低迷的状态下,实在是没有好的增长点可以改善我们的预期,大家难免会捕捉到一个机会以后一哄而上,这是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反应。第二,国家对自贸区有很多优惠政策,自贸区本身就有很多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能借助于自贸区找到一种和传统贸易体制不同的贸易方式。第三,借助贸易区集中国际高端贸易机构,把中国的贸易更快、更好地和国际贸易标准接轨。第四,借自贸区来带动地方产业升级。第五,自贸区除了关税减免政策来增加其他方面的税收。

国家根据市场条件、地方服务贸易的能力、国家发展战略上的需要先选择了上海做试点。上海自贸区该怎么建设,还是一个新东西。在我们还不知道哪些政策和做法更适合发展上海自贸区的时候,其它地方都一哄而上,极有可能把本来就存在盲目性、不确定性的因素推广到几乎所有地区。天津、广东等地要建自贸区,似乎都有足够的理由,比方港口条件,尤其是自然深水港,为什么不能建设自贸区呢?尤其是天津,天津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想借此把这个窗口做得更大,吸收更多的国际资本和社会资本。

从整个国家层面而言,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自贸区?这个自贸区到底应该怎么样来布局才更有利与中国经济进一步稳步的增长,并且带来更好的经济活力?

石磊:自贸区本身是国家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国家战略,那么地方发展可以和本地的实际条件结合起来,但是还是要考虑国家一盘棋的大格局。从目前的情况看,真正具备比较好的建立自贸区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几个相关的因素,第一,金融环境,因为自贸区是一个金融支持贸易、贸易和金融互动、贸易拉动制造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产业链条,上海正好处在一个制造业大规模调整、中低制造业大规模转移,服务业比重大幅度上升的阶段,因此国家允许上海建自贸区,这是符合上海发展的大需要;第二,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有新的转型机制,自贸区恰好适应了转型发展的需要,既然有不确定因素,还是选择条件比较成熟、城市规模较大、产业升级较快、未来战略需求较强烈,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城市,所以第一步选择上海。

自贸区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对于它应该怎么建、未来对于经济如何拉动不是非常明确。现在上海建了,其实是在探路,未来有这么多城市想要成为自贸区,但真正能够成为自贸区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现在股市中自贸区的概念炒得热火朝天的,未来这种热度是否会减退?

石磊:未来热肯定会减退,因为过去有很多类似的经验,凡是实体还没有出来概念先上的,大家难免会出现羊群效应,一哄而上,等到最后想明白了,背后的东西还都没有解决。比方过去批评较多的光伏产业,所有的人都知道光伏产业代表新能源发展的趋势,但是等到一哄而上的时候,突然明白连电池都没解决,然后不得以一哄而下,最后在国内没有市场,就卖到国外去,最后导致西方对中国采取双反调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