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观点 / 正文

文汇报:袁志刚——上海未来30年战略环境、资源条件与成功基因

职       称:
所在系所:

个人简介:

上海未来30年战略环境、资源条件与成功基因

2014-06-09 来源:文汇报

未来30年上海发展所面临的战略环境大势——全球化进程仍将深化,并表现出“平衡化”和“区域化”趋势

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当前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情况只是暂时的,未来30年,全球化进程将进一步深化,这主要是由于全球产业链在不同国家间的互补性大于其竞争性。全球化深化的过程将表现出两大新趋势;一方面是“平衡化”的趋势,即在全球化深化过程中,全球将着力突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困境,实现“再平衡化”,所有国家将会进一步开放与合作;另一方面是“区域化”的趋势,即以TTIP、TTP、TISA为代表的区域化将成为全球化深化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将呈现出区域管制化、数字化和专业化等特征。

张广生(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未来全球化进程主要是以区域化为主要特征。

世界权力重心必将东移,同时更多向城市或城市群层面扩散

彭勃(Procee)(世界银行中国局首席经济学家):过去世界权力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西方、集中在国家层面,但未来30年,世界权力的重心将进一步东移,同时权力重心的着力点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层面,而是向城市网络层面扩散。换句话说,未来城市群及城市网络在世界权力重心中的作用将进一步突出,而国家的重要性会降低。

袁志刚:在全球化深化的趋势下,市场在全球资源的配置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资源的配置将更多通过大都市或全球城市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国家规划的途径来实现。

国际货币体系将从“美元独霸”向“多元货币体系”转变,人民币将成为国际货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袁志刚:在未来的全球治理结构中,货币体系将面临调整,人民币虽然不可能完全取代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当中的主导货币,但肯定会成为国际货币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货币体系将从“美元独霸”向美元、欧元、人民币等多元货币体系过渡。在此过程中,人民币的国际化、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也将成为必然趋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世界出现革命性科技创新的可能性不大,但已有科技创新的深化应用将对城市未来发展发生重大影响

干春晖(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的科技创新不会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不会出现对现有科技知识体系产生革命性影响的科技创新,但是已有科技创新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

梁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信息化、网络化等技术的应用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对金融和商业业态的发展影响尤大。

石良平(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科技创新及其应用已使城市发展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发展特征,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人员高度集中、企业高度集中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将使城市发展更加扁平。

张广生:信息化、交通高速化技术将使城市原有的区位条件或优势发生颠覆性变化。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城市间共同治理环境问题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

伍江(同济大学副校长):生态问题是全球所有城市将共同面对的问题,对于高密度建设和发展的特大城市,生态问题将更加突出,问题解决的难度也将更大。

彭勃:随着人类消费的增长,对粮食、水、能源及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粮食、水、能源之间的关联性将进一步增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将更加突出,不同城市应对环境问题的合作空间将进一步加大。

王战(上海社科院院长):还要关注目前看来细小、但未来可能影响巨大的环境因素。例如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根据有关研究,到2050年海平位上升0.7米,这些问题在后30年发展中需要提前去关注。

我国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或将受到挑战

袁志刚:尽管我国的GDP总量按照购买力平价即将超越美国,但是人均GDP只有美国的30%左右。从南美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看,当人均GDP达到美国30%左右的时候,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出现了“中等收入陷阱”。我国未来发展能不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是决定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未来30年上海发展所具备的战略资源条件的变化——上海大都市圈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

彭勃: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和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而未来在三大都市圈中,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都市圈地位最为突出。

上海城市发展与周边地区将高度融合

彭勃:从过去发展看,上海的很多重工业已经转移到周边的省市,上海更多注重于创新和服务业的发展。未来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上海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枢纽。

石良平:上海的很多城市功能已开始往外扩散,上海与周边地区在不少产业领域已实现了产业链一体化,因而未来30年上海与周边的行政区划或需要调整。

梁鸿:未来随着城市交通网络化、高速化的发展,城市间的空间距离会相对越来越缩短。

上海城市发展中,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袁志刚:在以往的城市化进程中,行政在资源要素的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导致城市化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资源配置能力较弱。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中,市场将对城市化的资源配置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上海城市发展将出现超大规模化

梁鸿:超大规模化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独有特征,上海的城市发展也不能改变这一趋势,即便上海正在实施人口规模控制,这一趋势却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

上海的人口质量和结构将发生变革

石良平:劳动力的素质将进一步提升,未来30年上海劳动力当中的生力军,因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其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将比现在更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突出,未来30年,上海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将更严重,会引起养老产业需求、医疗需求的井喷,将给上海带来较大压力。

王战:人口老龄化趋势使得“空穴家庭”情况更严重,或将引发社会问题。

上海的社会阶层将更加明显

伍江:上海将出现不同社会阶层的分化,尽管上海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但是城市不同阶层的分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未来发展应更多强调不同收入阶层人的融合;中等收入群体将进一步壮大。

彭勃:城市在未来发展中,中等收入群体的队伍将进一步壮大。同时,人们将被赋予更多权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将更大。

上海城市发展进程中独特的成功基因——城市治理中的科学化、民主化基因

王战:上海之所以能取得目前的发展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城市治理中政府始终重视广泛的决策咨询研究。

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

石良平:从历史上,上海就形成了开放的海派文化,比较容易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和信息,国际交往也非常频繁,使得上海始终具有国际视野。

干春晖:上海所具备的开放包容的文化,是上海成为全球城市的重要条件,其在文化包容、文化多元性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

改革突破的首创基因

石良平:从上海的发展历程看,上海城市每个发展阶段目标的实现都伴随着改革,我国很多改革尝试都是率先在上海实施。

城市发展的民本基因

干春晖:上海作为一个市民社会,并没有形成“金字塔型”的社会等级制度,而具有独特的网络化的社会结构,有利于上海与周边城市或经济体的交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