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观点 / 正文

解放日报:袁志刚——全球化新趋势倒逼增长模式转型

  发布日期:2014-03-19  浏览次数:

全球化新趋势倒逼增长模式转型

本文已发表于《解放日报》2014年3月13日 第11新论版

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日益重视对服务贸易、跨国投资和市场规则。通过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深化,全球要素禀赋的自由流动带来经济增长的持续动能。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是否能够继续顺应全球化的新趋势,进而分享全球化的好处,仍然存在疑问。

目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主要处于中端位置,两头在外,即在利用发达国家科研创新和复杂中间品投入的基础上进行组装制造,再利用国外的平台和营销销往其他地区。从贸易方式上来看,一方面,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现状导致中国产品出口的附加值极低,而未来逐渐老龄化的要素禀赋改变可能导致中国依靠低附加值出口的参与全球贸易模式不可持续。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加工贸易出口持续低迷,2013年10月加工贸易出口额只有一般贸易的0.8倍。在欧美发达国家依靠廉价土地、金融和能源要素促进制造业回流的大背景下,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很难实现出口对经济的持续拉动。

中国应改革现有体制以不断调整和适应全球化趋势下的服务贸易、跨境投资和市场规则。一是在金融、电信和专业服务方面放松管制,因为这些是全球产业链上位于产业升级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二是放宽在外商直接投资上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推进本国包括服务部门在内诸多行业竞争效率的提升;三是改善大型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效率和机制,使之富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四是建设与完善促进企业对外投资便利化的体制机制,使得经济体量同对外投资规模相称。

中国需要通过同全球化新趋势的有效对接,通过全球产业链上的升级实现自身要素禀赋改变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同时,全球化新趋势对市场规则的强调也同时符合中国自身未来改革的方向。区域主义下的TPP和TTIP所秉持的竞争规则、对国有企业市场活动的限制以及对知识产权的强调,实际上都可以通过对国内市场进行约束而促进中国自身微观经济主体效能的提高。通过对外开放倒逼国内改革,在对接全球化新趋势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经济活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