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东方早报:尹晨——上海自贸试验区需破冰前行

  发布日期:2014-01-26  浏览次数:

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尹晨

本文已发表于《东方早报》2014年1月22日第A30版

笔者所在的大学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后不久即成立了自贸区研究院,院标是一艘迎风破浪的巨轮。随着北半球进入寒冬,笔者发现,上海自贸试验区更像是一艘破冰船,正在使尽全力破冰前行,试图在冰海中闯出一条通途。

35年前,邓小平同志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深圳特区的建设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2013年,当一个28平方公里的圈再次在东海边画下,承担“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国家战略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万众瞩目中成立时,人们自然对它赋予了高度的期望。但挂牌100天的实践和预期之间不小的落差,使得不少人对自贸区的热情正在衰减,些许的失望情绪也开始出现。实际上,近年来,中国不少地方的改革试验区进展也都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当前的改革较35年前的改革,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遭遇的阻力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改革的特征是渐进式的改革。35年前,市场经济从无到有,当时改革最大的障碍是计划经济的僵化思想,一旦思想解放了,“一张白纸”上可以画出绚烂的图画,“深圳速度”和“深圳奇迹”就是典型的案例。而当前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同时适应更高程度开放经济的要求。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障碍更多元、更复杂也更隐蔽,不够成熟的市场经济形成的各类既得利益集团、碎片化的政府部门和政府权力、林林总总的各类行政审批程序、大大小小数以十万计的正面清单和非竞争中立规则等,就像是漂浮在水上或隐藏在水下的浮冰,阻碍着改革的航船继续前行。

举一个例子,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100天了,区内企业在自贸区内银行连自由贸易账户还都不能设立。一个小小的自由贸易账户背后牵涉了外汇管理、汇率管理、银行监管、反洗钱等诸多问题需要统筹协调。而且,市场中的微观主体在行政审批制下的浸润时间过长,已经形成类似“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固化症状。比如,大部分想进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国内企业问管委会最多的一个问题竟然是“我可以在自贸区做什么”而不是“我想在自贸区做什么”。再举自由贸易账户的例子,上海市相关监管部门曾经提出,只要自贸区内银行能够承诺做到不同账户分帐清楚就可以为客户开设自由贸易账户,但银行还是宁愿等待通过相关监管机构的验收再开办相关业务。

上海自贸试验区就像中国的其他一些改革试验区一样,改革和创新遭遇种种障碍。一些人将其形容为改革进入“深水区”。那么,有进入浮冰区这么严重吗?笔者认为,宁可将可预期的和不可预期的困难考虑得更多一些、更严重一些,从而可以以更清醒的头脑和更昂扬的斗志来进一步推进改革。千万不能过于乐观和轻敌,因为中国有句俗语,即便阴沟里也能翻船。

回想到一条已经不算新的新闻。因救援被浮冰包围的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中国的“雪龙号”破冰船也被困南极浮冰区。1月7日,当期盼已久的西风如期而至,“雪龙号”经过13小时百折不回的努力,不断的倒车、前进、破冰、转向,终于成功突围,驶入清水区。

同样,上海自贸试验区若想实现三年建成的目标,首先需要拿出破冰前行的勇气和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和适应更高程度开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常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问题,因为那意味着改革实验不深入,实验没有进入到深水区和浮冰区。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能够形成一套有效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制,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最近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的成立和协调例会制度的确立,自贸区海关“先进区、后报关”的新通关模式试点,上海市浦东新区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三合一”整合而成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都是有益的先行先试。但解决问题的速度急需进一步加快,途径急需进一步简化。

其次,需要有利于破冰的“西风”继续。上海自贸试验区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设想到落地与自上而下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上海自贸试验区目前实践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试验区遇到的问题类似,不少都是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涉及到更高层级的跨部门协调。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包括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四项职能。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到2020年需要落实的60项改革任务。60项中有些需要先进行研究,有些需要先达到一些条件,而自贸区工作则是现实正在推进的重要工作。因此,希望对自贸试验区的自上而下的推动能够持续,并探索形成一个稳定的推动工作机制。

第三,需要更多的试验区加入破冰的行列。自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后,不可否认,一些地区的一些同志对上海获得这样的实验机会有“羡慕加嫉妒”的心理,而上海的一些同志也有希望继续维持自贸实验唯一性和排他性的心理。但从“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国家战略出发,结合各地特长与国家需要,适时设立若干个自由贸易园区(港),从更多的角度和路径进行探索,积累多元化的经验非常必要。从“破冰”的角度来看,更多探索者的加入可以维持破冰的热情,分担破冰的压力,既分工又合作从而提高破冰的效率。

第四,需要充足的研究作支撑。雪龙号最终突围不是靠一味蛮干,而是在众多科学部门的协同下苦干加巧干成功的。笔者接触到的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不少实践者都承认,目前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特别是前瞻性研究,都滞后于实践和现实的需求。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尽快从如海的一般性事务和习惯性事务中抽身出来,花大力气进行前瞻性政策研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的优势,在全球视野、国际经验、理论研究、政策评估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而目前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自贸区研究机构也要尽快从初期的知识普及转入深入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以智库的定位积极参与自贸试验区这一国家战略的破冰之旅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