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观点 / 正文

视点 | 张军:中国经济的韧性何在?

  发布日期:2020-07-10  浏览次数:

本文由“中美聚焦”公众号翻译自张军教授在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上发表的文章“Explaining China’s Economic Resilience”(2020),译文原标题为“全球供应链中断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本文标题由作者提供。

 

如果以为强制技术脱钩、贸易制裁或强迫改变全球供应链会终结中国未来的经济扩张,就未免过于天真了。批评人士若是目光短浅,看不到这一点,那将是他们的损失。

各国为抗击新冠疫情而广泛采取的封锁和关闭边境措施,使得全球供应链中断,全球经济近乎瘫痪。不过,如今全球经济真正的弱点并不是全球化生产网络有脆弱性,而是一些国家对全球化尤其是对中国的态度令人沮丧。

近来,不只在美国,对中国经济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恐惧也支配着许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决策。由于担心全球制造业对中国的依赖,一些人呼吁将生产迁回本土,并把中国踢出全球供应链。美国甚至威胁要通过技术脱钩来扼杀中国经济。

批评中国的人士错误地以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几乎完全依赖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维系,以及获得西方技术。尽管中国无疑是全球重要的制造国,但在过去十来年里,中国经济成就的真正推力是它巨大的购买力,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其中包括中国蓬勃发展的技术领域。世界尚未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重心从“外部循环”向内部转移的重要意义。部分原因是许多经济学家只忙于批评中国的经济扩张,强调由此产生的潜在债务风险。其结果是,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政客仍然认为,遏制中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中国在全球贸易和供应链中的地位作为靶子。

经济发展历程

诚然,迄今为止,中国是数十年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主要是因为它在2001年加入WTO之前和之后都融入了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就主张国家要利用全球供应链和国际市场来帮助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积累资本。为此,中国利用其丰富的廉价劳动力,采取了“两头在外”的策略,即进口零部件,再组装成成品出口。然而,中国的决策者们一直都清楚,这种增长模式无法让中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收入经济体。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经济的严重影响,迫使中国发展更紧密整合的庞大国内市场,让“内循环”驱动经济增长,加快“重心转移”。这种努力近年有了更多动力,因为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而且人们意识到中国要实现持续的经济扩张就必须克服结构性失衡。

纠正失衡的措施

中国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纠正这些失衡,同时刺激国内需求。首先,2005年之后,中国至少在十年时间里一直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同时按照入世承诺,开始对外国公司开放其受保护的市场。中国政府不仅放宽了进口,特别是中间产品和资本品进口,还准许外资进入金融市场和其他非贸易领域。通过设立越来越多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切实履行了外国证券投资和跨境资本流动便利化承诺。第二,在过去15年当中,中国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加了基础设施和物流投资,使国内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等设施得以新建和改建。例如过去十年里,中国建成了超过3.5万公里(21748英里)的高速铁路网。

第三,自从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支持大型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鼓励私人企业在移动支付、电商、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尖端领域开拓创新。这助成了包括阿里、腾讯、京东在内的众多本土国际化科技公司的兴起。2020年初,政府又决定启动对5G基站的新一轮大规模投资。最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国家战略规划,目的是整合国内经济大区,拉动国内需求。这其中包括建设雄安新区,它将接收北京的非核心首都功能,加快京津冀三角区的发展。此外,政府一直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并鼓励长江流域16个城市加强合作。以上海为龙头,长三角地区一直引领着工业化省份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同样的,政府鼓励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中心——四川省会成都和长江上游主要城市重庆——加强合作,创造“双城经济圈”。此外,从中国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开往欧洲的班列以及向南的“陆海新通道”不仅促进了中国内陆经济,也有助于稳定全球供应链。

事实上,虽然经济重心正在转移,但中国肯定不会想要脱离全球技术供应链,或是重新回到孤立状态。相反,中国仍将是全球贸易与投资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由于对外国投资者开放更多的国内市场,中国还将帮助纠正全球贸易失衡,从而进一步支持全球化。刺激国内需求的努力将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扩张机会,促进未来全球经济的增长。因此,以为强制技术脱钩、贸易制裁或强迫改变全球供应链就会终结中国未来的经济扩张,未免过于天真。批评人士若是目光短浅,看不到这一点,那将是他们的损失。

 

文章来源 中美聚焦 复旦发展研究院

图 片 来源于网络

编辑 李国徽 史洲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