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经济论坛352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守英教授做客复旦经济论坛
发布日期:2012-05-14 浏览次数:
2012年5月11日14时,复旦经济论坛第352期在经济学院大金报告厅举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杰出校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教授应邀为复旦师生做了一场主题为“中国当前面临的土地问题”的精彩讲座,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主持本次讲座,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本次讲座。
刘守英教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土地改革历程及其遇到的问题,从家庭承包制的产生背景出发,阐述了现行土地制度形成的过程以及面临的挑战。他指出了在土地公有制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背景下,将土地产权赋予农户的改革难点以及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在深入研究亚洲与拉美各经济体的土地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刘教授提出了土地制度的建立目标应该是解决土地占有公平问题,避免土地成为投机对象,妥善解决地价上涨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随后,刘教授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土地制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村劳动投入从农业领域向工业领域转移,农业也逐步以高劳动投入为主向以机械投入、农业生产率提升为主的新型模式转变,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也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正确看待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农村家庭人数的增减是否需要调整现有土地分配格局、是否应该放开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限制等,这些问题都将是我们下一轮土地改革的焦点与难点。
最后,刘教授分析了城市土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唯一供应方,农业用地在非农化过程中的收益归其所有,这激励了地方政府大量征地并使城市边界快速外延。另外,分税制使地方政府更加依赖土地财政,最终导致耕地快速减少以及过度和廉洁使用工业用地,并引发土地投机等问题。这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和中央政府的金融风险,甚至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刘教授在表达自己忧虑的同时,也提出了未来的改革方向应是建立完善的收益分配制度。
刘守英教授的讲座引起了大家深入的思考,孙立坚教授表示,土地问题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核心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刘教授的演讲给了我们很大启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源头也可以部分归结到土地上,这需我们更加重视土地改革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的分配问题。
之后,袁志刚教授对此次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改革第一线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理论应该走到实践中去,解决中国特色的问题。随后袁教授与刘教授就耕地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表示相信我们政府以及学者的智慧,在市场化进程中,逐步推进土地改革,完善土地制度。
讲座最后,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刘守英教授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大家通过此次讲座加深了对于中国当前土地问题的理解。此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