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为贯彻落实市委“22条”文件精神,“科创中心建设的环境与生态”民间智库论坛取得共识

  发布日期:2015-07-06  浏览次数:

日前,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联合上海现代服务业研究院,举办以“科创中心建设的环境与生态”为主题的民间智库圆桌论坛。来自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福卡智库、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上海华顿经济研究院、远卓管理顾问等的专家学者与会,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建设路径。在市委全会通过了加快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实施意见下发后,上海各条战线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具体实施方案,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本次论坛着重讨论建设科创中心的环境条件,提出亟需配套推进文化更新、体制创新,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适应的土壤和生态。论坛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从政学研产用创新链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就市场创新而言,当然企业是主体,但是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其他主体也不可或缺,需要处理好各司其职、合理分工,形成合力,助推产业创新的企业行动。

论坛对建设科创中心的全球影响力的内涵有一定的讨论,就是要发育生成有全球的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和全球科创中心的策源地能力,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能力。基于对“影响力”的理解,论坛聚焦提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应当具备“四个支点”:一是大学和科研资源的活跃度和成果产出力量。包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学、科研机构,有基础学科领军人物、国际顶级期刊等。二是有产业创新的组织平台。全球性企业、全球研发平台、跨国公司总部、国际性创新企业的孵化器等。三是全球科技资源的集聚能力和配置节点。包括各类科技组织的国际性机构,与国际机构相伴随,还有国际性的科技论坛,以及国际性的展览,这表现为科技交互、信息交互、科技信息发布能力。四是国际性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如国际性的科技专利交易中介、人才流动配置中介等,以助推创新便利化、降低创新的交易成本。与此同时,上海在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推进路径上,应研发型创新和转化型创新“两条腿走路”,同时还应当“走出去”,走到美国、欧洲等研发型创新领域的源头,通过投资专利、科研成果、资本合作等多渠道加速科研融合和转化,进而推动上海科创领域的发展。

民间智库圆桌论坛是由多家民间智库自发成立的学术交流平台,以“全国的问题,上海的声音;世界的问题,中国的声音”为特征,构建上海以及中国自主学术话语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