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由全国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税务教指委”)主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和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联合承办的培养单位论坛第三期在线上圆满召开。本次论坛聚焦“国际税改前沿问题”这一主题,吸引了税务教指委委员、税务专硕培养单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等二百余人参加。
论坛上半场由税务教指委委员、复旦大学杜莉教授主持。普华永道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团队合伙人余佳女士以《“支柱二”全球最低税规则的影响与考量》为题作精彩演讲。
余佳女士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她首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系统梳理了国际税改“支柱二”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包括什么是“支柱二”及其三大核心征税规则(QDMTT,IIR,UTPR)、支柱二的全球立法进程、受支柱二影响的跨国企业集团成员实体范围、支柱二方案下分税收辖区的有效税率和补足税计算方法、安全港规则的运用、不同税收优惠的补足税风险比较等。
接着,她结合OECD发布的支柱二GloBE规则信息报告表介绍了支柱二合规申报义务,还探讨了不履行支柱二合规义务可能引发的税务合规风险以及支柱二对跨国企业集团带来的主要挑战。余佳女士指出,支柱二的核心在于实现15%的全球最低企业所得税负。截至2025年,支柱二相关法规已落地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英国、韩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暂时没有落地支柱二相关法规,但是,有相当比例的“走出去”跨国企业集团将要因其他国家实施支柱二规则而受到影响。因此,积极应对挑战,降低合规风险至关重要。

论坛下半场由重庆工商大学税务专硕中心执行主任汤凤林教授主持,深圳思迈特财税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张学斌博士做了题为《美国“大而美法案”中的税收条款解读》的精彩分享。
张博士首先介绍了美国如何通过永久化税收优惠政策等形式,为广大中产阶级家庭和工人提供个人所得税优惠,鼓励投资美国家庭、社区和小企业发展的行为,以及通过终止绿色能源税收优惠为美国优先能源领域提供支持。随后,张博士着重介绍了“大而美法案”中包含的国际税制改革,包括外国税收抵免(FTC)、外国来源可扣除合格所得(FDDEI,由FDII税制调整而来)、净CFC测试所得(NCTI,由GILTI税制调整而来)、税基侵蚀和反滥用税(BEAT)、商业利息扣除限制等内容的修订,分析了各项措施如何为美国就业创造者建立确定性和竞争力。
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大而美法案”中与七国集团(G7)“并行”全球最低税协议相关的调整以及OECD为落实协议而就支柱二方案采取的协调措施。张博士指出,以预算和解程序快速落地的“大而美法案”,是美国税收政策调整与国际税则重塑的核心载体,它整体贯穿“美国优先”导向,同时衔接双支柱国际税改,对跨境经营活动主体及全球税收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建议中国企业积极评估美国税改影响,主动调整税务策略,有效地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次论坛,紧跟国际税收改革前沿问题展开深度解析,与会师生及相关从业者均表示深受启发。税务教指委培养单位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三期,以较为灵活的线上会议形式及时捕捉社会热点、探讨税务领域前沿话题,成为各培养单位师生课堂之外的有益补充以及与业界专家交流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