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医疗费用压力持续攀升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创新思维破解各类复杂疾病的诊治难题、赋能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25年5月6日上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邀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郁金泰教授开展主题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精准诊治新技术”的讲座。本次讲座是复旦经济论坛交叉学科系列第3期活动,数十位师生参与其中。

经济学院分党委书记李粤江老师主持本次活动。李粤江书记首先对郁金泰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郁金泰教授的研究处于国际顶尖水平,学术和临床应用价值突出,并对前沿、交叉和探索性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与丰富的经验,希望与会师生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学习交流。

讲座伊始,郁金泰教授首先强调,科研工作者需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而医学研究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直接相关,在研究中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与探索精神。
随后,郁金泰教授重点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现状,以及其近期围绕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精准诊治展开的系列前沿研究。
郁教授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存在患者人数多、经济负担重、健康危害大等三类特征。随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挑战,国家对该疾病有效应对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这一疾病连续疾病过程的特性使得早期防治诊治成为其有效应对的关键,为此,需要构建高质量大型队列以充分反映疾病患者的真实结构。

郁金泰教授及其团队近年来则围绕“如何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精准诊断和有效干预,从而使之可防可控”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数据驱动为导向,基于逐步建立的大规模人群队列数据,以及AI算法、强有力的算力资源、高通量蛋白组学与全基因组分析等前沿方法,构建了全新的研究范式,产生了一系列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研究成果:将疾病检验及致病因子甄别的关口前移至血浆;绘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蛋白组学图谱;揭示蛋白与健康性状的关联,挖掘发病的遗传变异、潜在治疗靶点、降低痴呆风险的最优生活习惯等。相应研究成果为研判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与演化规律,有效降低诊疗成本、提升诊断准确性、改善患者用药方案做出了突出贡献。
郁金泰教授特别提到,复旦大学 AI4S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与CFFF平台提供的丰富算力资源,有助于为高质量研究赋能。
针对郁金泰教授讲座的内容,与会师生表示受益匪浅,并就疾病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交叉范式、结合策略、适用价值、政策意义等方向,以及疾病与药物负担、长期照护、队列数据结构、健康生活方式等具体议题同郁金泰教授展开热烈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作为复旦经济论坛交叉学科系列的重要活动,本次讲座通过医学与经济学的深度对话,为参与者揭示了精准医学与健康经济协同创新的无限可能。郁金泰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了科学路径,更充分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实践价值。期待在未来,医学、经济、人工智能等学科能进一步跨界融合,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优化医疗体系注入强劲动能,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