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经济学院经济系《纪念改革40周年丛书》出版

  发布日期:2018-12-25  浏览次数:




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整整走过了40年。4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和结构的变化,并通过城镇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等各种力量的汇集,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国从一个孤立封闭型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全面参与全球竞争发展的开放型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并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

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改革开放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逐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路径。40年来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逐步探索过程和渐进性改革过程,也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过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回顾历史,借往鉴来,作为中国的经济学者,我们有义务去研究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性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转型过程,有责任研究和总结我们在过去40年经济改革中所取得的众多成功经验和所经历过的经验教训。对这个历史变迁过程中已经发生的事件提供一个更好的理解和认识的逻辑框架,为解决我们当面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一种分析思路和对策见解,从而让我们对未来尚未发生或者希望发生的事件有一个更加理性的预见性和思想准备,这是每一个经济学者的目标。

为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深化对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加强对一些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同时也为更好解决当前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建言献策,复旦大学经济系主任张晖明教授组织编著了这套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丛书。本套丛书共包括14本,分别由复旦大学经济系教师为主的10多位学者各自独立完成。丛书主要围绕4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大经济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中国二元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中国的财税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转型及理论研究、中国国企改革和政企关系、中国的城乡关系和城乡融合、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和财政分权、中国经济结构变迁和产业进入壁垒、经济集聚和中国的城市发展、“一带一路”贸易战略和中国对外贸易、政治激励下的中国省内经济发展和治理模式、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与监管、中国的绿色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战略和模式等14个重大主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具有秉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种学科体系的对话和发展的传统。本套丛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现实,运用中国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计量等数量分析工具,对中国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特征事实以及新时代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进行详实而又深刻分析和探讨,既揭示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事实和中国特色,同时也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提炼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理论;是既立足于中国本土经济发展的事实分析和研究、又具有经济发展一般机制和规律的理论创新和提升。

值得提及的是,编写纪念改革开放丛书也已经成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科的一种传统。1998年复旦经院政治经济学教授伍柏麟先生曾主编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系列研究丛书,2008年复旦经院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史正富教授曾主编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研究丛书。今年正值改革40周年之际,复旦经院经济系主任张晖明教授主编了这套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丛书,也可谓是秉承政治经济学科的传统。

作为本套丛书的主要贡献者——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科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也一直都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最主要前沿阵地之一。复旦经院政治经济学历史悠久,学术辉煌,队伍整齐。她不但拥有一大批直接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和中国改革进程的老一辈经济学家,今天更聚集了一批享誉国内的中青年学者。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老一辈著名政治经济学家许涤新、吴斐丹、漆琪生等就在复旦执鞭传道;改革开放之后,先后以蒋学模、张薰华、伍柏麟、洪远朋等老先生为代表的复旦政治经济学科带头人对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国家改革和上海发展都做出了卓越贡献。蒋学模先生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目前已累计发行2000多万册,培育了一批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学者和党政干部,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薰华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理论厘清了经济中“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私有权”之间的关系,解释了社会主义经济地租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中国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中国城市土地的合理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在张晖明教授、孟捷教授等国内新一代政治经济学者领军人物的引领下,并聚集了汪立鑫教授、高帆教授和周翼副教授等多位中青年政治经济学研究者,复旦政治经济学科迎来新的发展高峰。今年4月,由张晖明教授任主任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已经在复旦经院正式挂牌成立,它必将会极大推动复旦经院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作为复旦经院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宣传阵地,由孟捷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报》也已经获得国家正式刊号,未来也必将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交流和宣传中发挥积极作用。

张晖明教授主编的本套丛书,可以视为复旦经院政治经济学科近来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对本套丛书的阅读,相信读者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必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也必将带给你新的思考和启发。

张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院长

2018年12月9日

作者介绍:

编委会

学术顾问:洪远朋 张 军 陈诗一

主 任:寇宗来

委 员:王弟海 尹 晨 李志青 朱富强 陈 硕 陆前进 高 帆 高 虹 张 涛 张晖明 许 闲 章 奇 严法善 樊海潮

主 编:张晖明

副主编:王弟海 高 帆

丛书各卷作者介绍:

《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

高帆(1976.11—),陕西周至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经济学系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17项,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14项。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概念界定和文献梳理,强调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与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的状况并不完全契合。我国存在着发展战略和约束条件——经济制度选择——微观主体行为——经济发展绩效(城乡经济关系转化)之间的依次影响关系,其城乡经济关系是在一系列经济制度(政府-市场关系、政府间经济制度、市场间经济制度)的作用下形成并演变的,政治经济学对理解中国的城乡经济关系问题至关重要。依据此种视角,本书系统研究了我国城乡经济关系从相互割裂、到失衡型融合、再到协同型融合的演变逻辑,以此为新时代我国构建新型城乡经济关系提供理论支撑,为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必要素材。

《国有企业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张晖明,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兼任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复旦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治经济学研究会会长。主持完成省部以上课题十余项,先后出版著作十二部,论文200多篇。获省部以上科研奖励九项。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国有企业改革40年的历程,系统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尝试建构中国特色的企业理论。基于对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的科学定位分析,揭示企业改革演进的逻辑,从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到法律组织和经济制度逐层推进变革,形成企业改革与市场发育的良性互动,构筑以“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微观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了从“国营”到“国有”,再到“国家出资”;从“全民所有”、“国家所有”到“混合所有”;从政府机构的“附属物”改造成为法人财产权独立的市场主体。将企业塑造成为处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的组织载体,有效有力地带动促进政资、政企关系的变革调整。

《我国不完全市场经济下的二元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

王弟海,男,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助理,经济系副系主任,《世界经济文汇》副主编。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收入分配不平等、健康经济学和经济增长。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动态视角》、《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基础》、《健康和经济发展研究》和《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等著作4部,译著1部。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聚焦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问题。本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国实际GDP及其增长率作为的分析对象,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演化规律和结构变迁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经济增长率的要素分解,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一些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如投资、住房、教育和健康等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互动机制。本书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中国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的演化,包括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化过程和现状、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未来可能的应对措施和策略。

《中国央地关系:历史、演进及未来》

陈硕,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研究兴趣集中于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及经济史。陈的成果发表在英文顶尖期刊及国内权威期刊上,荣获“浦江人才”、“社科新人”及“卓学学者”称号并担任教育部评议专家和世界银行咨询专家。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部分梳理我国历史上央地关系变迁及背后驱动因素和影响;第二和第三部分分别讨论当代央地财政及人事关系;第四部分则面向未来,着重讨论财权事权分配、政府支出效率、央地关系对国家社会及政府间关系的影响等问题。通过本书,作者试图传达三个主要观点:第一,央地关系无最优之说,其形成由历史教训、政治家偏好及当前约束共同决定;第二:央地关系的调整会影响国家社会关系,对该问题的研究需借助一般均衡框架;第三:在更长视野中重新认识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重要意义。

《政治激励下的省内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研究》

章奇,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政治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兴趣为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尤其是精英政治如何影响经济绩效和资源分配。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选择或支持一定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来实现特定的经济资源和利益的分配。换言之,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选择本质上是一种资源和利益分配方式(包含利益分享和对应的成本及负担转移)。通过对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分析和中国1990年代以来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本书指出,地方政府领导层的政治资源的集中程度和与上级的政治嵌入程度是影响地方政府和官员选择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两个重要因素。

《进入壁垒与中国经济结构变迁》

张涛,1976年4月出生,江苏徐州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相关研究发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刊物,先后承担多个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专著运用经济增长模型,从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特点出发,研究开放经济下资本积累、对外贸易、产业政策等影响宏观经济结构变化的效应、机制和相应政策。

《经济集聚和中国城市发展》

高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成果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课题,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上海社联年度推介论文等奖项。

内容简介:

有关城市发展,目前存在的一个误区是将区域间“协调发展”简单等同于“同步发展”,并进一步将其与“经济集聚”相对立。政策上表现为试图缩小不同规模城市间发展差距,以平衡地区间发展。本书通过系统考察经济集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发现,经济集聚的生产率促进效应不仅有利于改善个人劳动力市场表现,也将加速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效率。本书研究为提高经济集聚程度,鼓励大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模式提供了支持。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转型及理论研究》

陆前进,男,安徽省繁昌县人,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国际金融;货币理论和政策。出版专著和教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学》等共15本,先后在《金融研究》、《统计研究》等刊物发表7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演变。进而探讨了两个关键变量(货币常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在货币调控中的作用。货币和信贷是我国中央银行关注的重要货币政策变量,本书重点研究了货币和信贷之间的理论关系以及信贷传导机制。货币调控影响货币和信贷,进而会影响中央银行的铸币税、中央银行的利润等,本书从货币供求的角度探讨了我国中央银行铸币税的变化。本书还从价格型工具探讨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机制,重点研究了利率、汇率调控面临的问题,以及我国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的改革。最后本书总结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搭配实现宏观经济内外均衡。

《保险大国崛起:改革开放40年》

许闲,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主任,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加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保险学、灾害经济学和保险科技,在Scandinavian Actuarial Journal、Geneva Paperson Risk and Insurance等学科重要影响力SSCI期刊8篇,国内近20篇论文发表于《金融研究》、《会计研究》、《国际问题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已出版专著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保险业从起步到崛起,按保费规模测算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保险大国。40年的中国保险业发展,是中国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市场不断开放、主体多样发展、需求供给并进的历程。中国保险在发展壮大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凝炼出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本书以历史叙事为开篇,从中国保险公司上市、深化改革中的保险转型、中国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建设下的保险协同发展、对外开放中保险业的勇于担当、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下保险业的时代作为、金融监管与改革等不同视角,探讨与分析了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40年所形成的中国模式与发展路径。

《财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

朱富强,经济学博士,受聘为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为往圣继绝学”为毕生志业,并力图究诸子百家之学而成一家之言。目前已经完成专著30部,其中《经济增长的逻辑》《协作系统观的企业理论》等8部已出版,另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50多篇,数十篇为《新华文摘》等转载。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基于现实问题意识对中国经济学范式展开的系列探索,它集中考察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及其基本属性,进而寻求治本的解决方向和途径。基于这一研究旨向,本书主要包括两大内容:第一部分“中国经济的问题症结”通过梳理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来考察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现状及其问题症结,这集中体现在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上;第二部分“财税改革的基本方向”则承袭优化收入分配这一视角来探究当下财税体系安排及其发展路向,尤其集中在个税体系的顶层设计上。

《关税结构变化与中美贸易摩擦》

樊海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与国际贸易。近五年来,围绕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已在国内外顶尖及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内容简介:

不同国家间关税水平与关税结构的差异,往往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本书从中国关税结构入手,首先对中国关税结构特征、历史变迁及国际比较进行了梳理。之后重点着眼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从中间品关税的角度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特征进行了剖析,并利用量化分析的方法评估了此次贸易摩擦对两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同时对其可能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全书的研究,旨在为中国关税结构及中美贸易摩擦提供新的研究证据与思考方向。

《对外开放战略与国家试验——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与经验复制推广研究》

尹晨,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对外开放。决咨成果获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先后承担了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报送研究专报十余篇,其中1篇获国家领导人批示,5篇先后被省部级单位采纳;发表研究论文和理论文章十余篇。

内容简介:

《对外开放战略与国家试验——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与经验复制推广研究》一书以自贸试验区为切入点,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对外开放战略进行分析。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始终遵循自主开放的基本逻辑,同时遵循顶层设计与地方试验相结合的基本路径。上海自贸试验区承担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的国家任务。本书将总结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5年的情况,分析其基本经验和尚存不足。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本书将前瞻分析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趋势,并提出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新时代的新使命和新任务。

《中国绿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李志青,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康斯坦茨大学等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经济学、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绿色金融等,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等多项课题研究,出版专著3本,教材1本,在各类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和文章百余篇。获得2018年度复旦大学本(专)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上海市浦江人才等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

当前中国面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双重挑战,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爬坡至顶点,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发展阶段,作为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绿色发展是应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双重挑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环境与经济长期平衡的重要手段。绿色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我们应该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来理解绿色发展所包含的种种议题,同时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来找到绿色发展的有效解决之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严法善,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泛海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综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发表专著合著《未来利益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利益论》等十几本,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主要内容包括:新时代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市场与发挥政府关系、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关系、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关系等主体展开。同时重点研究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辩证关系,新常态下我国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