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彭枭瀚,高中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现为2024级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项目)的学生。
01 续梦
我高中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复旦”二字已然烙印在心底,纵然拥有自由驰骋的内心,也定然不会忘却陪伴三年的“复旦复旦旦复旦”的旋律、“以博学武装头脑,以笃志坚定理想;以切问心怀天下,以近思足屡实地”的谆谆复旦精神。三年,从国权路的这头走到那头,梦想的长龙还在“向前进展”。
02 重温
回望自己的高中生活,我愿称之为“挑战与实现”。高一时我进入复旦附中人文实验班,埋下人文的种子,渴望在黑彻的天空中看见满天星斗,在雨夜的海棠花树下走出心之所向。那时,稚气尚存的我便听复旦的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初觉迷茫,不知其意。于是三年的时间,我反复理解与探寻这句话的意义,可曾想便也成就了一个更完整的自己。
“我于幻灭中幻醒,在这薄情的世界里永远多情”高一时,我们写诗,追求人文中的畅游,为感受文字的温度,与历代先贤的对话,内心信仰的追寻铺上金色的台阶。偶然之间,我读到了庄子,他说:“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他最向往的是随大道的变化,自由自在地与尘世浮沉,顺时而动。当无用之人显眼的时候,就像龙一样腾飞,有为;当有用之人被嫉恨的时候,就学会像蛇一样去潜伏。这样就避免被外物所累,可以役使外物而不为外物役使。因此我发现了,“无用”并非实用层面的无价值,无效用,而是与外物、环境周旋,隐蔽自身,保全自身,获得自由。自由,自主,自在,三者相互不同,却也相互联系,自由让我拥有挟飞仙以遨游的勇气与活力,同时责任的压力也纷至沓来;对自主性的要求便又让我有了仰望星空后脚踏实地的坚韧与定力;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自主海洋中,轻舟已过万重山,变得自在,变得从容,“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回望,亦是对一生努力的肯定。以上,便连接起我的高中与大学,大学与人生,矢志不渝践行,亦步亦趋收获!
03 坚定
我开始在自身与外物中汲取,构建自我的思想大厦。高二时,我成为团委习研会的负责人,复旦望道党史研习社队长,在和复旦大学星火党员服务队的一次次交流研习中,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追求真理的“宣言精神”,坚定不移的“红船精神”,大有触动。2022年,正值习主席回信复旦大学两周年之际,我作为基础教育界代表,来到复旦参加座谈会并发表了“星星火苗传新色,熊熊烈火展新颜”主题讲话,作为新一代小火苗,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奋发有为,奋勇争先,已成我辈之青年的精神内核。便是由此,“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习主席回信复旦的重要精神镌刻我心。考入复旦的志向便再次深刻。
04 展望
高二高三,我继续开眼望世界,参加科创,英语演讲与辩论,中文辩论,摄影各类比赛,在不断尝新中拼凑自由的灵魂。萨特曾说:自由是一种独自承担的重负,这让我一度怀疑“自由”这一让人充满向往的选择究竟蕴藏着什么。但在这两年,我找到了,我曾在21世纪演讲稿中写道:“人生就像旅行,处处风景带给我的是Awareness”,无论是认识自己蕴含着的潜力与不足,还是对环境精神的体悟。正是在组织活动与兴趣延续的双重熏陶下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复旦独有的氛围与精神是:让学⽣有为⾃⼰制定计划,主导⾃我发展进步的⾃由度,营造了让每⼀位同学意识到⾃⼰要始终‘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的环境。萨特的自由之重负是提醒我们:一个人所有的选择意味着人具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自主性,但所有的选择,都应担负起责任,为自己负责;而我的选择,至今无悔!就此,“自由”这块残缺的拼图也被我寻到。
05 再出发
泰勒说:成为你自己,和复旦结缘三年后的我发现个人价值的多元性,我有千万个自己可以成为,那就一个一个坚定的实现,以塞亚·柏林提出“多元价值的不可公度性”,就是鼓励自己搬起“自由的重负”,成为扛着自由的西西弗斯,反复挖掘自己,改变自己,成为自己心中更好的样子。高考的稳定发挥,让我如愿地来到复旦的家园,进入经济学系也必定是我选择扛起经世济民的大任,用更好的自己,奉献更好的祖国。同时,对于英语⼀如既往的热爱便⼜⼀次让历史的转轮把我送⼊了经济学(国际项目)的新殿堂!这次,迈⼊新征程,我仍坚信:道阻且⻓,⾏则将⾄。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A man’s momentum is never limited by his position.
最后,愿所有的新朋友们天真地相信,纯粹地热爱,不自量力地去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