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徐桂华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徐桂华先生逝世两周年追思会在经济学院举行

  发布日期:2023-12-05  浏览次数:

2023年12月3日下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在泛海楼801会议室,举办了“徐桂华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徐桂华先生逝世两周年追思会”。

徐桂华先生,1934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5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曾调至《解放日报》报社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和报纸领导工作,长期担任《世界经济文汇》杂志主编,任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部主任。1993年,复旦发展研究院成立之初,徐桂华教授是首批智囊团专家、智库先驱,担任了《中国发展报告(绿皮书)》主笔,规划了上海轨道交通12条线路,是上海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早期提出者。徐桂华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比较经济理论和当代中国经济,是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2021年11月26日上午,徐桂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7岁。

会议分为领导致辞、主旨演讲、追思发言、总结致辞四个环节,领导致辞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李粤江主持,他首先简要回顾了徐老先生的生平。青年时,徐先生就满怀为国贡献的精神,加入了人民海军服役。1956年,为响应党科学为先的口号,先生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并在毕业后加入解放日报。在年过不惑后,徐老重回复旦,开始为国家培养教育新生经济学者,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研究和发展经济理论等。在此期间,徐先生为复旦社会发展研究院和世界经济文汇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并先后担任内蒙古和上海地区的经济顾问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其后,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致辞,张院长首先对徐老师的离世表示了遗憾和惋惜,然后回忆了在复旦期间与徐老师的交流与学习。在校内任教的过程中,徐老师始终保持着儒雅随和的学者风度,坚持知行合一,为学生树立了经济学者的模范。在学术方面,徐老师主要从事经济制度的比较研究工作,通过对比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及其变迁情况,对经济学学术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石,同时,徐老师在复旦期间,多次推荐张军院长等青年学者担任世界经济文汇编辑,主编等工作,开创了“文汇”广泛吸收新生力量的精神先河。世界经济文汇能够长期在中国经济研究方面保持顶尖水平,与徐老师高风亮节,不避岁齿的组织工作是分不开的。最后张院长对大家周末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复旦经济学院参加徐老师的学术思想研讨会暨追思会表示感谢,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李书记感谢张院长的发言,并总结“今年其实是徐老师的90华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纪念。”

会议进入主旨演讲环节,该环节由经济学系党支部书记汪立鑫教授主持。

第一位发言嘉宾是中国浦东干部长三角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何立胜老师。何老师重点介绍了徐桂华老师的主要研究内容,先生在比较经济研究,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对于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徐先生是国内第一批关注和认识到民营经济活力对于中国经济具有重要贡献的学者,率先提出了未来经济发展中应当以国有制经济为主导,带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观点。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徐老师也不吝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对于未来的经济趋势和现实问题,总有前瞻性的见解。

第二位发言嘉宾是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李向民老师。李老师回忆了徐老师始终坚持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在复旦任教期间,徐老师始终强调经济学应当学以致用。先生主持建立的复旦发展研究院正是中国第一批智库,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政策贡献了重要力量。徐老师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问题也具有深入的认识,并不断试图通过理论手段加以分析解决。徐先生坚持的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实,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道路信心。而在与科尔内等人的辩论中,徐先生坚持经济制度的发展应该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导向,坚守了自身的理论道路,展现了中国文人的理论风骨。

第三位发言嘉宾是上海AI实验室数字经济研究团队执行负责人,经济学教授杨燕青老师。杨老师从徐老师研究的方法论出发,对于当前经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新方向进行了讨论。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徐老师从实践出发,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正是这一概念在改革开放后帮助中国打开了全面公有化的限制,开启中国经济改革的尝试。徐老师提出的,中国应当采用国有制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经过过去十余年的经济发展实践,已经被证明为是正确的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更为困难的经济问题和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徐老师的研究观念,实事求是,找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平衡模式。在过去的研究中,以经济研究为代表的一系列期刊对于基础经济研究等众多研究方向都保持着开放的态度,而随着计量经济的发展,主流经济研究基本已经为大量的实证工作所占据。基础经济研究正由于缺乏数理证据而被抛弃,而想要解释现实,指导现实,就必须要重新回归徐先生的研究方法,回归对基础经济的研究。同时,对于新经济研究方向,也需要保持徐老师的开放包容的观念。例如,在对于AI领域的研究中,不应简单地采用负面、保守的观点,而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探讨潜在的均衡。

在追思发言环节,主持人汪立鑫教授首先安排播放了一段徐桂华先生学术生涯回顾的视频,然后邀请徐桂华先生的弟子、生前的同事、好友、院系的在职教师发言。

董琦、严法善、郑奇宝、徐从才、吉龙、高建民、王国文、金海涛、张健、李元旭、汤立新、李望洲、张静蓉、杭行、吴申元、施正康、管仁勤、李志青、韦潇、高虹等多位校友、老师从各方面回忆了与徐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徐老师的无限崇敬和无尽追思。大家一致认为徐老师是一名儒雅的学者,对于国家和经济学科保有崇高责任与使命感,在学术研究方面,始终以经世致用出发,具有独到的创造性和前瞻性,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徐老师待人充满真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总让人如沐春风,先生的风度不仅影响了新一代经济学者,其言其行也是后辈学习的标杆。

会议最后,经济学系主任王弟海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致辞。他首先对学院领导在百忙之中,来抽空参加经济学系举办的追思会表示感谢,这是对经济学系学科,最大的支持。同时他还感谢校友,感谢徐老师的弟子们,感谢我们经济学院的各位老师对活动的支持。徐老师是经济学院一位学术泰斗,在教学,学术研究和担任工作方面,都对后辈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教学方面,徐老师平易近人,同时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对各行各业学生的生涯轨迹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学术研究方面,徐老师不避讳社会现实,敢于探讨分析社会实际面临的问题,并从客观角度提出见解,阐释了学者的品性。最后,在工作方面,徐老师积极招揽新生人员,充分交流分享,使得工作氛围充满活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徐老师虽然已经离开,但其为经济学院带来的风骨精神却会长久绵延。

会议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