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9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共同举办的《中国工业经济》第五届应用经济学高端前沿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讨会顺利举行。
为配合疫情防控,本次会议采用线上方式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以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主题,交流学术观点,深入研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新时代经济发展面临的新使命新任务,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中国工业经济》副主编张其仔研究员分别致欢迎辞。陈志敏教授首先对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各界同仁长期支持复旦大学经济学科发展表示感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最早可以追溯到1909年复旦公学设立的商科和1922年复旦大学设立的经济学系,今年幸逢经济学科100周年纪念。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秉承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研究风格,努力运用科学化的分析方法和全球化的研究视野来研究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目前已形成了一批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涌现了一批中青年经济学家,并得到了经济学界一些重要学术奖项。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走过一个世纪的复旦大学经济学科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愿和各兄弟单位一起,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而不断努力,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贡献智慧。
陈志敏教授致辞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其仔研究员对参与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对复旦大学经济学科百年华诞表示祝贺,并介绍了《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的办刊理念、主要栏目和取得成就。《中国工业经济》的办刊宗旨是“顶天立地,作者为本”,聚焦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学科导向,以引领中国学术创新,推动中国实践变革为初心使命,奉行开放、多元、共享、精细的办刊理念。《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等学科领域。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工业经济》近年来也不断取得新进步。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个主题与时代要求相契合,也是对新时代经济发展面临新任务的响应。随后,寇宗来教授宣布第八届《中国工业经济》优秀论文名单,并对三篇获奖文章的作者表示祝贺。
本次论坛的第一场主题报告会由复旦大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主任王永钦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经济》主编史丹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教授分别做主旨演讲。史丹研究员演讲的题目是《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与产业现代化》,主要从工业现代化的历史地位、数字经济条件下产业升级的方向两个方面展开。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工业现代化的两大特征,中国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就必须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她认为数字经济发展对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对于未来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学术和政策问题做了展望。
刘元春教授演讲的题目是《美国产业政策的回归与再定位》,首先回顾了美国在奥巴马时代、特朗普时代和拜登时代的产业政策,总结得出现代美国产业战略有两大核心原则:一是战略性公共投资必须成为强大工业基础的支柱;二是识别关系美国核心经济、国家安全利益但私营企业并未被动员起来的领域。
刘志彪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的产业组织现代化》,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影响产业组织结构变化,强化产业内效率主导的竞争机制,对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提出要求,并带来产业政策的方式转变。第二阶段主题报告由《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王燕梅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研究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张俊森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张军教授分别做主旨演讲。郭克莎研究员演讲的题目是《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首先,回顾了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型的趋势并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历史转型趋势进行比较;然后分析了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型的困难和挑战:一是工业能耗结构难以快速调整,二是工业绿色技术的发展储备不足,三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压力较大,四是工业区域发展关系面临调整难题,五是体制机制不完善;最后提出了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主要路径。
张俊森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生育的经济学分析:挑战与对策》,总结了中国生育率新特征,基于收益成本分析介绍了生育的基础经济学理论,并提出了生育支持措施的总体思路。从需求侧看,要重构生育文化,着重提高弱势人群的生育需求;从供给侧看,要有针对性地降低育儿成本,缓解父母间的承诺难题。
张军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为什么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认为1978年后中国的经济崛起依靠出口引导战略模式,中国深入融入了全球经济和全球生产链。中国经济的成功并不能完全认为是国家干预的结果,一系列推进战略并非真正的干预性政策。展望未来,中国已经过了可以被限制发展机会的阶段,需要时刻保持发展模式的适应性调整能力。
下午围绕“产业经济与企业发展”“能源环境与国际贸易”“开放宏观与金融”“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宏观政策与技术创新”“就业与人力资本”等主题,有序开展了6个分论坛研讨会。报告人细致深刻地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主持人和点评嘉宾给予了精彩的点评。
随着6个分论坛的结束,《中国工业经济》第五届应用经济学高端前沿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讨会圆满闭幕。作为复旦大学经济学科百年纪念列活动之一,本次会议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思想对话、智慧碰撞的空间平台,在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和思维碰撞中,共同推进了本土化的经济学学科体系建设、理论体系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探索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