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师鸿儒 > 正文
大师鸿儒

洪远朋(1935):立足中国,思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命题

  发布日期:2022-11-23  浏览次数:

洪远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复旦大学经济系主任、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组成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名誉会长、复旦大学泛海书院院长、《世界经济文汇》编委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等。

将知识性、理论性成果加以社会化的过程,

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大众化的过程,

而这正是洪远朋穷尽大半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学科建设有了较大进展,教学改革前进了一大步,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教书育人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师资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社会服务带来社会效益。”1995年,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的洪远朋教授在庆祝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成立十周年的典礼上这样总结建院十年来的成就。彼时,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稳步推进,经济科学青春正盛,经济学院搭乘时代的快车,向“办成一流学院”的目标进发。

20世纪80年代不仅是学院迈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洪远朋个人进入学术爆发阶段的重要时期。仅1983年一年,洪远朋便独立发表了8篇论文。同年,其编写的《政治经济学入门》在全国政治理论通俗读物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次年,他成为全国百名50岁以下的特批教授之一。洪远朋的硕士生、曾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的程恩富,在一篇文章中回忆:“现在的科研最早受他启发。他很刻苦,中年的时候在复旦成果他第一。”

洪远朋潜心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学习、教学和研究至今已一甲子有余—自1956年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向科学进军号召,作为调干生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到1961年大学毕业后师从蒋学模先生做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再到1964年学成留校任教—迄今发表相关著作60余本,学术论文360多篇,被誉为“既能坚持又有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洪远朋确信《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确信马克思主义万古长青。尽管一生嗜读《资本论》,一生研究《资本论》,洪远朋仍评价自己“只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小学生,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洪远朋教授谦称其“贡献不大,荣誉却不少。”2008年,洪远朋所著《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类一等奖。2012年,被公认为“最早建立社会利益理论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家”的洪远朋,获得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贡献奖。奖状书其主要学术贡献为“长期从事《资本论》研究教学和普及,影响广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问题作了系统、完整的论述,提出了富有创建的观点,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九届论坛授予洪远朋教授“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奖”(Marxian Economics Award),以奖励其为经济学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的卓越贡献。

然而作为一名理论经济学家,洪远朋从未将自己定义为象牙塔里皓首穷经的学究,而是立足中国现实思考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命题的观察者。“理论家应该走出书斋,密切关注风云变幻的中国改革,尤其是越来越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经济。”从事学术研究,洪远朋始终坚持知识性、理论性、现实性的统一。“只有联系实际,才能掌握真理,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现实意义所在。”将知识性、理论性成果加以社会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大众化的过程,而这正是洪远朋穷尽大半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和中国化,是理论工作者的共同事业。”在毕生学术著作中,洪远朋最看重的是《通俗〈资本论〉》。1985年,洪远朋编写了《通俗〈资本论〉》一书,该书忠于原著,体系完整,重点突出,结构严谨,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经济实际。在《资本论》通俗化方面作出了可喜的尝试。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西方世界再现“马克思热”“《资本论》热”,中国也不例外。应出版社之约修订后再版的《通俗〈资本论〉》,不但成为理论读物中的畅销书,还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列入第二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的推荐图书。

自律自励,言出必行—这是提及洪远朋性格时最常见到的评价。时至今日,夫人周建平仍对丈夫当年的刻苦治学感佩不已:“他是很勤奋、很艰苦的。女儿出生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凌晨,只睡三四个小时,一大早又赶去给家人排队买菜。”1991年至1996年任经济学院院长时,他每日必到办公室,每天接送教师的第一趟班车上总有他的身影。洪远朋自我要求高,做事雷厉风行,刻苦实干、说一不二的性格几乎贯穿了洪远朋的一生。“经院都知道我是急性子。交给我的任务,我只有提前。上课总是提前一刻钟到课堂,从来没有迟到”。

与复旦经院结缘六十载,在洪远朋眼中,这里不仅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人才高地,更是一个师生教学相长、互促提升的好地方。他认为年轻时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打下了较好的学术基础,而有所成就则离不开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诸多研究课题“得到认可并不单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团队的共同成果。学生们不仅提供了他们的才能、知识,也无偿提供了经济上的帮助。”

2015年,耄耋之年的洪远朋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恢复建院三十周年庆典上用“回顾过去奉献巨大,展望未来前途光明”致辞祝福,提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不仅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学院的一流,而且是第一名”的真切希冀。这不止是一位老院长的殷殷嘱托,更是一个经院人的拳拳期待。


文∣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