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学位 / 新闻动态 / 正文

名家讲坛|姚大力:丝绸之路史:全球史视角下的观察

  发布日期:2024-03-26  浏览次数:

2024年3月15日上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名家讲坛”第76期如期举行。姚大力教授来到经济学院大金报告厅,为经济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带来了“丝绸之路史:全球史视角下的观察”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朱宏飞副教授主持。

姚大力,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任教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先后发表论文与学术评论百余篇,结集成书者,有《北方民族史十论》《读史的智慧》《蒙元政治与制度文化》《追寻“我们”的过去》《边疆史地十讲》(即出)等。

讲座伊始,姚老师从世界史角度上“丝绸之路”的命名过程切入讨论,阐明了丝绸之路并非一两条路而是一张线路网,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见证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汇,对沿线各国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着,姚老师从多个维度介绍了陆上丝绸之路。在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是欧亚外圈的农业文明穿过欧亚腹地进行文明交流的路径。陆上丝绸之路在翻越帕米尔高原时被分成了北道和南道,途径吐鲁番和敦煌这两座重要城市,东西方文明的交汇被压缩在这两地,佛教个人崇拜的出现以及在塔里木盆地发现过的十七种语言文本都是很好的佐证。

而我们所熟知的张骞其实是中国认识西域的开拓者,而并非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陆上丝绸之路早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就已开通。小麦、大麦、牛、羊、马、马车、青铜技术等在公元前第三千纪至第二千纪通过中亚经济走廊进入中国,助推了汉文明的璀璨发展。

然后,姚老师简要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主要是为了避免波斯帝国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关税征收,其路线是从地中海世界出发,经过红海与阿拉伯海,最终到达印度南端,而印度文明也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对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姚老师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中最多的是香料贸易,因此海上丝绸之路称作“海上香料之路”更为合适。

讲座最后,姚老师谈到了古代中国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他认为,在全球史的视角下,古代中国和西欧在丝绸之路上都不处于交通枢纽的位置,因此并没有成为中心地带。在当时,丝绸之路真正的中心地带是阿拉伯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经济的交换使得阿拉伯世界的发展格外迅速,彼时阿拉伯世界的财富与文化科技都处于世界前列。在互动问答部分,同学们与姚老师进行了积极互动,姚老师也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

本场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姚大力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研究底蕴,为在座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感谢姚教授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栗泽昭

修订人:缪炜

审核人:朱宏飞

返回顶部